(上海同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变电站作为服务于电力行业的重点工程,包含的施工工序极其繁杂。变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大,对工程施工要求极高,且土建工程施工是为了能更好地为电力设备输送电力,因此,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工作,才能有效保障变电站施工后的质量,这直接影响到到变电站的使用和运行。本文基于沪西校区变电站项目施工进行阐述,针对其施工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详细的列举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变电站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保障人们生活的基础条件之一。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变电站建筑提出更高要求。秋色楼变电站作为校园施工项目,其使用和运行对于学校来说都至关重要,想要保障电网系统平稳运行,在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监管各个施工环节,认真对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仔细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时补救,保障变电站的施工质量,使其能稳定运行。
1 变电站土建工程
1.1变电站土建工程相关概述
变电站工程属于土建工程,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且施工量庞大,变电站服务于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离不开变电站的支持。因此,在施工材料、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要求,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如此,就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
变电站土建施工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要在施工地周围勘察好施工环境,合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为变电站选择合理的位置。变电站施工受外界地形因素影响程度较大,施工会有很大难度。变电站不同类型占地面积也不相同,建筑物众多,建筑之间的关联方式与布置均有不同。所以变电站土建施工前期的规划时间会占较长的时间比,需要合理设计出施工的可行方案。建设过程包括设计方案、试运行等阶段,同时变电站施工质量也与建筑过程息息相关。此外,变电站土建工程因工程量庞大,工程特殊,涉及建设的参与方众多,需要各个参与方之间协同合作,避免施工现场人员过多,造成施工现场不必要的麻烦。
1.2项目背景
本次工程地址是在同济大学校区,工程项目是沪西校区秋色楼变电站,室外电缆沟与井改造工程。总造价为35万元,主要工程为变电站内部土建施工项目,工程采用大量混凝土为施工材料,前期对周边建筑环境做好调研工作,保证施工工艺符合相关规定标准。
2 变电站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2.1结构腐蚀问题
结构腐蚀是变电站施工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究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实际施工中,会因为施工人员未能对土建施工各个环节实施规范管理,使得各环节没有达到施工标准,施工人员未能尽到管理职责,致使结构出现腐蚀现象,给施工项目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2预估土方问题
预估土方是变电站施工中的一个小环节,操作简单。但是预算时会因为预估人员不了解各项影响因素,无法精确地估算土方,导致无法准确估算的现象出现,使得实际方案与预估方案上出现偏差较大现象,影响变电站土建施工进度。
2.3基础回填不合理
通常在开挖回填的过程中,因施工单位想要节约成本,会采取不合理的回填方式。例如用土质较差的土壤或者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土壤,用这样的土壤回填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回填后会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地基不稳,影响变电站的建筑结构,变电站无法在这种环境下维持稳定运行。
2.4屋面渗漏问题
变电站土建工程中屋面渗漏是比较常见的施工问题,不及时处理会对电气设备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在设计方案时,设计方案中的屋面坡度或者排水设计不合理,导致屋内积水不易排出,破坏屋面防水层导致渗漏,还有一种可能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经过长时间就会出现老化、变形的现象,失去了防水功能的屋面,一样会出现渗漏现象。
2.5混凝土裂缝问题
变电站土建工程中,室内施工所用基础材料为混凝土,会出现因而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达标,导致施工会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
比如在混凝土浇筑方案不完善时,温度因素影响,混凝土会受到影响出现裂缝、浮浆问题。使用设备为变电站区域输送施工材料时,变电站内侧承载力过大,在支撑系统被破坏后,出现混凝土流出现象,为室内施工增添施工量,令施工环节变得更麻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还不稳定,而此时施工人员不断地的踩踏,使得混凝土受到的冲击力不断累加,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混凝土基础表面出现位移、塌陷现象。
室内变电站铺设钢筋结构比较粗,需要在施工期间插入柱钢筋内,打造保护土建基础钢筋的结构,保障基础钢筋的稳定,在后期拆模后却会出现垂直型裂缝的现象,破坏混凝土结构。
2.6室内地面位置
变电站室内施工中,因选址错误会出现地基不牢靠、建设位置不正确等现象,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变电站土建工作不完善,工作上存在漏洞,进而影响室内地面质量。
3 针对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
3.1结构腐蚀预防
在变电站土方建筑施工中,导致结构腐蚀现象的因素较多,无法提前预知,只能提前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等后期出现结构腐蚀的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增加基础保护层来进行预防。简单来说就是隔离出现腐蚀的混凝土。
3.2预估土方的控制
在进行变电站土建施工时,关于预估土方的问题,在施工前期就需要施工负责人去实际施工地进行考察,分析施工现场的土壤,仔细分析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对于无法达标的预估土方,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避免后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补救。
3.3控制地面施工
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严格按照施工相关资料进行设计,保障地面的施工标准。合理选用质量较好的土壤进行回填,保证土壤夯实,确保回填施工的质量。
若是土壤质量控制无法有效解决沉降问题,还可以增加支撑垫木和扫地杆,加强支撑的承载力。
3.4 渗漏问题控制措施
为了解决变电站室内土建过程中出现的渗漏问题,需要在设计方案上采取统筹兼顾的理念。在设计时,根据当地的实际降水量合理设计屋面的坡度,尽量满足屋面排水的实际需求,排水分区要合理规划;屋内也需要加强设计,在屋面板的位置,室内四周阳角构造的位置加强固定,防止温度因素,导致屋面板破裂,阻碍屋面无法正常排水;加强屋面刚度和强度,也是解决屋面渗漏的有效措施。适当采用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令其防水性更强。采用柔性方案,多使用新型卷材和多层的卷材材料等[1]。预留管线问题也要注意,过于密集的管线会影响到屋面上混凝土截面,会降低混凝土截面的性能,在合理设计预留管线的位置划分之外,还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屋面渗漏现象。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有混凝土和钢结构,施工人员要在施工前认真检查,确保没有问题才能投入使用,质量有保障的材料能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构支架施工组装质量容易施工材料加工质量影响,施工方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检查入场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每一件材料都要严格检测,确保无误后才能投入施工中使用。
3.5 控制浇筑环节
为了解决沪西校区秋色楼变电站室内土建过程中,室内、室外以及井改造环节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了以下的解决方案。首先,室内土建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材料较多,因此,在改进措施上就根据混凝土进行整改,在浇筑环节上加强细节控制,控制浇筑质量,保持实际浇筑时间在30小时以上,并要求施工人员采用连续浇筑的方法,轮流工作,保障浇筑质量。在工人连续浇筑的期间,在变电站室外找寻合适的位置,在不影响到其他建筑设施的情况下,设置小型混凝土搅拌机站,这样能保证及时处理混凝土材料,为连续浇筑工作提供便利;其次,混凝土材料要满足强度较高的特点,进行浇筑工作时,浇筑高度上调至三米的位置,根据变电室施工的实际需求,酌情增加水泥量,保证混凝土能快速挂落在箍筋之间[2]。最后,为满足校区对变电室钢筋强度的要求,采用的材料是HRB400级的钢筋,强度等级很高,用直螺纹连接钢筋接头,确保钢筋线连接效果。
3.6 室内地面施工控制
针对室内地面出现的问题,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就积极地收集相关的数据,结合了校区对变电站的实际需求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质量达到相关的要求标准。
结论: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使得变电站在其地位中的占比加大。变电站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有重要价值,因此,变电站的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变电站施工中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应用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灵活性的施工。掌握好施工中的难点,仔细研究施工对策,积极应对难点中的情况,攻克施工难点,才能保障施工顺畅,维持变电站的良好运行[3]。
参考文献:
[1]朱春禄.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93-94.
[2]张媛媛.变电站土建设计与电气施工协调配合问题[J].门窗,2019(19):152+154.
[3]叶联华.协作视角下变电站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227-228.
作者简介:张卫忠,身份证号码:32062419740602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