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 邵可可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邵可可 黄友厚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急剧升高,电网运行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枣庄力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滕州鼎源分公司  山东滕州  277500)
        摘要: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急剧升高,电网运行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电力工程中,用电工程自动化已经在电力工程输配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对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问题;改进措施
        电的使用和运用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基础能源。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已融入到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之中,成功提升输电配电的传输效率,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工程简述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一个理解起来相对麻烦的复合型名词,它主要指以网络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硬件依托,在信息化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供电的过程,这种供电手段相较于传统供电具有稳定性与可靠性。一方面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有助于供电网络的实时监控,通过主计算机的测算与检测合理计量与分配电力,提高区域性用电效率,进而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主要特点
        供电企业生产的电能需要经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输配电的实用价值明确凸显出来,在实践中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2.1控制输配电过程的电能消耗
        电力是消耗能源,这些年国家倡导节能减配,期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电力企业在输配电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降低电力能源的外损耗,有计划、有条不紊的输配电。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融合以后,智能化、自动化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系统应运而生,有效的改善了传统输配电消耗电力的缺陷,同时也提高了电力工程的工作效能。
        2.2对电网的全方位控制
        自动化的输配电和用电工程渗透于整个电力行业的每个细节操作,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能直接掌控电气线路、电力运行情况、各区域用电数据、用电高峰等信息;其次,在了解数据的基础上对电力输配全程跟踪,有效的智慧各种电力输配元件,让电力输配具有管理上的灵活性;再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能自动识别输配电故障,并主动报错,主机控制人员接受报错信息后能立刻处理,提高了输配电的时效性。
        三、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3.1相关技术不到位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电力工程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这主要是由于用电工程自动化相关技术不够成熟而导致的。在电力行业中,技术是行业发展的保障,也是基础,如果电力工程输配电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那么就会导致技术无法为用电工程自动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在相关技术的开发方面,由于我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且资金支持并不充足,使得技术的研发受到了一定阻碍,无法为用电工程自动化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3.2能源损耗严重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输配电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点,目前电力工程输配电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能源损耗的问题。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无法避免能源损耗严重的问题,例如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维护和养护的不及时以及工作人员在日常维护系统时,无法发现其中的问题,导致问题长时间的日积月累无法得到正确的解决,造成能源的严重损耗。随着人们对于电量的使用需求逐渐增大,如何能够保证电力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降低能源的目标,是我国电力行业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


        3.3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工程的输配电安全性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使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度加大,同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有了相对价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并未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甚至出现了没有电力管理资格但却继续工作的现象。此外,由于电力工程输配电的工作人员流行较强,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工作人员在电力工程输配电出现问题时无法进行解决,长此以往,必将大大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运行,更严重很可能会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四、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改进措施
        4.1加大技术改革投入,推行技术创新
        如何有效优化电力工程输配电和电力工程的自动化,这是电力公司现代化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力公司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作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实行加大改造和投入,促进技术的创新,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突破。电力公司还可以与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协助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鼓励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供电企业相关人员应认真记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政府应为电力工程输配电和电力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支持,为供电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鼓励供应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4.2加强管理以降低能源损耗
        为了降低能源的损耗,应当要从设备管理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等方面加强。
        (1)加强设备管理。设备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能源的损耗程度.因此,加强设备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应当要定期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各项功能的使用情况。以便能够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对可继续使用的设备进行全面维修,以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降低能源的损耗。与此同时。还需要及时了解市场上的先进设备,并将其引入到整个输配电线路中,以借助先进的设备降低能源的损耗。
        (2)加强相关操作人员管理。对于相关操作人员来说,应当要对其凑走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不当操作行为导致能源损耗过大。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应当要培养相关操作人员的节能意识,鼓励操作人员节能行为,并做好监督,以降低操作人员对整个电力工程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影响。避免能源的过度损耗。
        4.3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首先,可以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提高员工的基本认识,促使员工进行学习新的技术操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次,要大力引进专业化技术的人才,提高招聘待遇和招聘要求吸引人才。然后带动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最后要建立一个奖惩制度。对员工实行科学化的管理手段,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严格考核标准,监督员工进行学习,对表现较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当然对表现一般的员工也要给予惩罚,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到工作的意义和责任,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与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一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然而,目前其在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如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能源损耗严重、技术开发有限等。面对这些问题,应当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加强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来提升整个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效率,同时。借助先进的设备及先进的管理来保证自动化运行的质量.降低损耗,提升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辛洁.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0):388-389.
        [2]徐宗恺.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技术与市场,2019,26(10):129,131.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9.10.057.
        [3]徐树广.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9):4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