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供电段)
摘要:针对一起在铁路较大型车站内实施的改造施工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
1概况
2020年3月9日上午,在郑州火车站南咽喉区进行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主要内容是对开闭所的1条馈出线的导线进行更换,并在该导线的上网处新加装1组隔离开关。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3个问题:第一个是在拆除旧导线时,有一个悬式绝缘子下的连接件无法拆掉;第二个是在新导线最后张紧的过程中,紧线器的夹头距离钢支柱过远,在驰度合适的时候,无法取下夹头;第三个是计划新装设的柱上隔离开关,因为安装尺寸不符,未完成安装。这些问题造成了施工时间的延误,并且工作项目没有全部完成的结果。
2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1时间紧张,对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提高。一般情况下,该特等火车站由于客运任务繁重,每月仅能保持2次左右的“计划天窗”时间,每次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这对于复杂的站场接触网设备来说,仅开展巡视和检测工作,也是远远不够的。以往都是利用“春节”3天假期,大量客运列车停运的时间段,申请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员开展联合作业才能完成设备检修工作。今年铁路“春运”期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铁路客运量大幅下降,才有机会申请到60分钟的“计划天窗”时间。虽然这比以往增加了一倍的作业时间,但与区间设备检修180分钟的时间相比,还是会给所有参与人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处于紧张情况下时,会表现出一定的肌肉紧张、口吃、不自信、出汗等影响正常发挥技能的情况。据现场观察,这种现象在作业初期比较明显,尤其是一部分青年职工,往往表现的有些不知所措,需要带队人员或者工作领导人不断大声的提醒。虽然,心理上的紧张感会逐渐减弱直至消除,但是也的确会影响到作业人员技能的发挥,甚至会影响到检修作业的质量。
2.2作业预想不充分,准备工作不到位,缺少应对紧急情况的预案。首先,当天安排的工作量包括拆除和更换1条导线、装设1组隔离开关、拆除和更换1组电连接线等内容,这些工作量中有两项都包含拆除废旧设备的内容,而拆除废旧设备的作业时间属于不可控因素,如果顺利的话,所需时间较短,如果由于锈蚀或者破损的原因,造成难以拆除,所需要的时间就无法估计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全部“天窗”时间内因无法拆除废旧设备而无法进行其他的工作。其次,针对安装隔离开关设备的准备工作很不充分,开关托架金属件的开孔位置与实际安装位置不一致,致使在现场安装过程中,无论怎么调整,开关也无法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上。第三,针对作业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制订相应的预案,只能在现场采取停止安装的应急措施。
2.3场地狭小、环境复杂,多支队伍联合作业,相互之间协调困难。这次施工位置是在车站西侧股道与围墙之间,可以使用的空间里最宽处3m,最窄处仅1.5m,作业场地比较狭小,稍不注意,人员和材料就有可能侵入列车股道的限界。当天,共有3个作业组共计50人参加改造施工,其中2个作业组联合进行导线拆除和更新作业,1个作业组进行隔离开关安装和电连接线的拆除和更新工作。
更换导线的作业组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车间,作业当中没有默契的配合,由于线路长度较远,工作领导人因为所处观察位置受限的原因,协调也比较困难,对导线最后拉起张紧的情况没有及时进行协调,造成紧线器卡钳位置不合适的问题。
2.4新设备安装后必须立即投入使用,欠缺质量评估和验收的工作。由于是在既有设备上进行升级改造,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在新设备安装后,必须立即投入使用,没有时间进行安装质量的评估和竣工验收工作,这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安装过程中的问题,给运行中的设备留下了隐患。
3经验与建议
3.1类似站场接触网设备的改造工作,与新建项目施工相比,会受到更多更复杂的外界干扰,有正常行车方面的要求、有保证既有设备持续运行的要求、有其他专业设备相互配合的要求等等,这些因素都应当在施工计划编制时予以充分考虑。另外,由于这次改造施工是设备维修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的,施工队伍基本没有这些设备改造的工作经验,在开始阶段安排工作量时,一方面要遵循“小步快跑”、“步步为营”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对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作业能力有一个更加客观的预判,在不能正确判断时,可以尝试采用“大马拉小车”的方法,多投入一些人力物力,确保初期工作量的完成。然后,在作业人员充分熟悉场地和完全掌握施工技巧后,再逐步加大工作量,最终实现整体施工的目标。
3.2针对既有设备的改造施工,必须把废旧设备拆除方面的困难考虑的更加充分一些。根据设备投入运行的年代,结合平常维修的频率和力度,大致可以推断出拆除时的困难程度,投入运行超过15年的设备,如果铁制螺栓在没有经过周期性维修的情况下,由于氧化作用锈蚀会很严重,尤其是六边形螺帽表面受力面变化较大,不利于常规工具的使用,增大了拆除的难度。另外,这次进行更换的导线,是架设在钢支柱顶端向外侧延伸的一个角钢制作的“肩架”上的,“肩架”顶端悬挂导线的是一组瓷质绝缘子,为保证安全距离,绝缘子和导线距离可以依托站立的支柱较远,身高较低的作业人员,必须把自己整个“悬挂”在“肩架”上,才能进行作业,这样的姿势必然影响作业的效果。如果在“肩架”下方合适的位置,提前安装一个临时性的辅助托架,供作业人员站立的话,可以在保证作业人员更舒服和更有利的开展工作。
3.3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作业过程的演练。首先,针对改造现场的既有设备状态,认真进行测量准备工作,尤其要对需要安装隔离开关的钢支柱的几何尺寸进行认真的测量,在钢支柱上用油漆进行位置的标画,确保安装人员能够识别。其次,要对金属托架的构件进行预组装,在预组装当中发现准备工作当中的漏洞,并且对安装后的效果进行预先的评估。第三,要对金属托架与钢支柱连接的角钢构件上的安装孔进行适当的改进,用长条形孔代替圆孔,以防止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出现微小的尺寸差别而影响安装效率。
3.4通过加强针对性的预先演练,不仅可以让施工人员提前熟悉作业内容,缓解在陌生环境中作业产生的紧张感,还可以在演练中密切作业过程中的配合,形成更加协调的作业秩序,更可以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发现工具和材料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有效减少实际施工中的突发问题。
3.5在施工计划时,如果由于施工时间紧张的原因不能进行质量验收的话,可以采取缩短巡视周期,或者现场盯控运行状态的措施,对新安装的设备加强监控。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施工后单独安排停电时间,针对新安装的设备进行一次验收,确保安装质量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