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目前中国的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装备制造水平稳步提升,政策日趋完善。随着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行业快速扩张,出现了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扩大及补贴拨放不及时等现象,风力发电企业面临补贴电费回收困难和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风电与火电平价上网。鉴于电力具有同质性,因此能否平价上网是判断风电等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的唯一标准。风电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电力行业格局中胜出,只有选择发电成本低于社会平均发电成本的途径,才能保持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持续发展能力,成本领先战略成为风力发电行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成本领先战略;风力发电行业应用;探讨
引言
风力发电设备占据的面积较大,对于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降低风力发电对居民的影响,大多数风力发电厂都是建立在人口分布较为稀少的地区,充分利用风力能源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能,促进我国风力供电网络的完善。但风力发电缺少良好的稳定性,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为了增强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和风电能源质量的提升,加强风电并网技术的应用就成为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1风电发电行业的特点
风电发电行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前期一次性投资大,风力发电基建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因风能是无偿的自然资源,所以风电行业运营期成本较低。风力发电行业的运营期成本主要由购电费、修理费、职工薪酬、其他费用、折旧和财务费用构成。购电费是在无风的状态下为保证风电场正常运转所发生的网购电费,修理费是为保障风电场正常运行所发生的风机和其他设施的维修费,其他费用是办公费、差旅费和中介费等管理性费用。下面重点分析一下风电发电行业的成本性态和构成。1.从成本性态分析,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购电费、修理费、职工薪酬、其他费用、折旧和财务费用等风电运营期成本全部为固定性成本。因风能是免费的可再生资源,再加上风机是在一定的风速情况下,自动将风能转换为电能,无直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只要风机等设备保持正常运行,风机所产出的电量不会随着成本增加而额外增加发电量。2.从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包括五项: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企业的辅助价值活动包括四项:即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企业基础设施。风电发电行业无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因风力发电依靠风能自动发电,且生产的电量直接输送到当地电网企业,且电能无需储存,无需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基本活动。只需开展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企业基础设施等辅助价值活动,并发生相应的辅助价值成本。3.从成本构成的角度来分析,风力发电行业中的财务费用和折旧费占比最高,以大唐新能源山西公司2016年财务决算数据为例,财务费用占总成本费用的比例为28.56%,折旧费占总成本费用的比例为50.27%,合计占比78.83%。而财务费用与折旧费和项目建设成本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控制风电企业成本的关键是项目建设成本,项目建设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运营期的折旧费和财务费用,因此项目建设成本是重点分析对象。
2风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在对风力发电产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时,各项指标的选择应当有助于将风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确保各个指标可以将风电产业创新的内在本质展现出来。
所以,在选择具体指标时,对于整个风电产业必须全面了解,特别是对影响整个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可从多个层面将行业技术特征全面反映出来,同时,各项指标应当具有较好的统计性、代表性及可靠性。
2.2数据可获得性原则
若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较为完善,但所要的数据较难获得,则构建的体系是无用的,或者说构建的体系操作性不强,具体的评价工作也必然不能开展,即使整个模型已建立起来,但具体评价来看意义也不大。因此,在构建风力发电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时,对于涉及到的数据应当相对容易获得。
2.3具有较强可比性原则
在对风力发电产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时,对于具体指标的选择,各个指标应当能够精准反应出不同内容之间的差异,特别是相关的规范应当符合,确保范围与口径相一致,通过各个指标之间的比较,更好对风电发电产业进行比较。
3促进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应用和电能质量控制的对策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各行业对于电力能源需求的增大,深入推广和应用绿色能源就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开发利用风力能源,实现风力发电能源的高质量和高效性,鉴于风力发电功能的不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的差异性,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机组优化设计工作,强化谐波抑制的作用并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全面推动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进步,保证能源的高质量和充足。
3.1加强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更新和管理,优化机组的设计
对于风力发电而言,发电机组设备的管理以及机组的优化设计是影响到风力发电质量的直接因素,为了解决风力发电并网技术中的问题并加强对电能质量的控制,就需要注重对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更新管理以及优化设计。实现发电厂中的风力发电机组、输电线路以及SVG和变电设备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统一,保证设备运行的平稳和高效性,加强对设备和技术的结合,进而做好电能质量的控制工作。
3.2做好相应的电网信息分析工作,注重谐波抑制措施落实
为加强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以及电能质量的控制,就需要提升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建立起完善的风力发电信息系统计平台,对风力发电的前期规划设计、建设并网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和升级等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归纳,为电力企业以及相关的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服务。同时保证风电接入工程的效率和安全,对于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则使用静止无功补偿器抑制谐波对风力发电的稳定状况进行监测,完全滤除谐波,保证风力发电的供电稳定。
3.3注重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网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是影响电能质量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电力企业对电能质量的控制,需要对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活动,进而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需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就各种发电设备的障碍以及缺陷进行识别和修复学习,增强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加强对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我国清洁能源生产做出相应的贡献。
结语
全面构建出科学的风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我国风力发电长夜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虽已经有了基本的轮廓,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具体指标内容和权重,可结合各个地区风力发电创业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微调,从而科学公正地评价风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强年,赵巧妮,聂龑.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风电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探析———以甘肃省酒泉风力发电基地为例[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35(1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