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人员、环境、机械、材料、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竣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进行拆解修复,因此,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1.1人的因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操作,是工程项目决策和实施的主体。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操作技术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和质量意识,管理人员的经验、管理能力以及工程参与人员的素质,如:性格、职业道德、生理缺陷等。我们要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2工程材料因素。工程材料应用广泛,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建筑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工程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被不断研发出来,但是它们的安全性能和使用特性还有待被充分了解。工程材料在选用前,应对材料相关证件进行严格检测,对材料进行强制性检测,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1.3机械设备因素。机械设备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工期的重要工具。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设备检测的精准化程度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维修、保养等,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地运行。
1.4方法因素。方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操作方法、组织设计、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案等。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操作方法的准确性、组织设计的恰当性和施工工艺的先进性都将决定工程质量的高低。
1.5环境的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且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不容易得到合理控制。要控制环境对工程质量影响,我们必须要对施工现场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周边环境、作业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同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行绿色、环保施工。
2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
2.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满足业主的需求并具有施工安全性。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阶段的质量,项目经理应在充分了解业主需求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地阅读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快采取解决措施。任何影响投资和进度的设计变更都必须由业主签署后执行;对每一份施工设计图纸都要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设计标准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图纸的设计过程中要随时与业主沟通。确保施工进度计划顺利进行。充分了解项目主要设备和材料的性能,并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对于设备和材料的选择要在满足项目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成本。
2.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工程部应制定质量管理制度,由开发公司负责监督工作。工程部应审核中标单位工程师的资质,并要求持证上岗。业主与工程项目部应当对施工单位选定的劳务分包商进行观察、了解和评价,如果发现施工质量差、管理混乱等情况,要求施工单位立即选择其他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2.3工程部收到设计图纸后,要及时组织业主和施
工单位一起分析设计图纸,整理、记录并报送公司负责人审核后交给设计单位,组织设计、业主、施工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图纸会审,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完善和修改,最后将会议记录进行整理、盖章并存档。工程总监负责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计划、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确保质量并预测发生质量事故的可能性。建筑项目的质量计划应该是由建筑工程项目经理来负责制定,质量计划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要将质量计划作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质量计划的实施必须符合以下规定: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分工控制质量计划的实施,并应按规定保存控制记录;当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时,必须分析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整改。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必须定期组织相关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计划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工程项目的质量存在问题,就必须及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对重复发生的故障和质量问题,负责人应当按照规定负责,并根据核查和评价的结果予以处罚。
2.4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质量标准和施工工期要求,工程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并报公司领导批准和实施。在分项目施工前,应按照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向小组进行技术交底。关键部位施工单位应将施工方案报告给业主和工程部门审核,不交底不允许施工。不合格项目要经过整改,验收通过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施工。
确保运行质量,实施“三检”制度,实施固定岗位操作。主要结构、设备安装及其他关键操作的操作人员要带证上岗。全程跟踪验收。加强对一般质量问题的预防和管理。一定严格检验进场材料的质量,工程部应会同监理单位将施工单位的所有材料进行检查,材料应具有相关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产品说明书等。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时,工程部门应及时上报,不得隐瞒,组织施工设计单位确定业主批准和监督整改后可行的补救和整改措施。现场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各阶段和分项目的质量。如有施工单位违法施工或者施工质量不合格时,项目部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责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通过项目监理下达停工通知,整改后达到要求再复工;如有工作人员对质量控制不严或者控制不当的,应当书面通知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进行纠正。
公司领导要不定期组织工程部对已开发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工程技术资料由工程部门收集、整理,竣工后归档。
2.5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整个建筑工程完成之后,将由施工单位、工程部、监理单位共同组织验收,合格之后还要检查工程相关的技术资料。工程部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应做好工程移交准备,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应对建筑产品采取防护措施。工程交工后,工程部应编制符合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撤场计划。建筑工程质量保修的范围和内容必须按照《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条例》和合同规定来执行。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提交质量保修书与竣工验收报告,其中要注明保修范围、时间和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要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保障、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理念的支撑。在实际工作中,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而实现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寻求有效的方法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打出公司名气,推动企业拓宽市场,寻求更远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J].河南建材,2018(05):317-319.
[2]赵小勇.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浅析[J].价值工程,2018,37(25):28-29.
[3]刘刚.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