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叶康杰
[导读] 基坑支护施工工程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基坑支护施工工程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深基础坑的建设有许多建设环节,建设期长,涉及大量人员。因此,如果基坑支护施工工程的施工无法有效管理,就会造成品质不良,影响基坑支撑整体的品质。因此, 深基础坑支撑的施工管理非常重要。随着深基础坑支持建设工程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目前深基础坑辅助工程的要求,必须确立创新意识,随时革新管理模式。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坑支护;管理方法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现代建筑开始纵向发展, 地上和地下楼层不断地增加,于是基坑支护被广泛运用在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的施工当中,随着基坑支护技术不断地改进,其支护体系已经越来越完整。
1房屋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常见施工技术
1.1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土方开挖是基坑建设的基础,加强土方开挖质量是提高支护质量的前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在开挖之前的场地平整工作,包括道路、料场部位的平整、压实;(2)放坡处理,根据建筑物设计基坑深度确定开挖放坡坡度,一般按照 1:0.75 放坡;(3)若基坑开挖过程中有地下水、管道等时,应结合工程地质资料降低建设区域的地下水位;(4)对于高层房屋建筑来说,基坑开挖一般采用分层开挖方式进行基坑支护,不仅能够提高基坑支护质量,而且有效减少了土体堆积等产生的扬尘问题;(5)基坑排泄水措施,土方开挖一般要避开雨季进行,若无法避开则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分片、分期完成, 并且在基坑外侧做好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表水体流入基坑内,及时检查边坡的稳定性,若存在滑塌等危险,应及时解决;(6)基坑上部开挖排水沟一般距离基坑大于 2m 的位置,并且与原防水地面相接为宜,基坑开挖需确保基底干燥。
1.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地下连续墙施工主要用于复杂基坑支护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建筑物的强度。地下连续墙能够显著提高整个建筑物的防渗性,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一般采

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方式,其施工流程主要包括:(1)成槽施工,利用大型机械按照设计位置成槽;(2)墙断接头处理及灌注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型号和配比,确保连续墙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3土层锚杆支护技术
        土层锚杆支护是常见的基坑支护方法之一,该技术方法主要利用锚杆钻机钻进一定深度,在钻孔中注入相应配比的水泥浆保护孔的内壁,注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补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土层锚杆支护要求包括:(1)根据房屋建筑结构确定精确的施工位置,确保施工位置完全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过程中钻孔的深度必须达到设计的要求,若在钻    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者异常时,需停止施工直至查明缘由后继续施工;(3)注浆水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配比,并在注浆过程中尽可能确保注浆的清洁性;(4)注浆在搅拌时要匀速搅拌,尽可能使得逐渐成分均匀稳定;(5)注浆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需要进行反复多次补浆。
2房屋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管理方法
2.1保证前期管理工作效果
        在正式将基坑支护技术加以运用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安排专人针对施工方案加以严格的审查。设计方案需要综合施工地质情况、工程所处地区的环境特征和气候条件各方面情况来加以综合考虑。其次,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需要选择满足施工实际需要的技术和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施工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 并对施工质量和效率加以保证。

现下,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开展,基坑支护技术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针对工程设计方案效果和质量加以切实的管控和检核,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整体质量加以保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大力度来对涉及的各项信息数据加以核实对比,从根本上提升工程施工的效率。现下,在实际开展基坑施工工作的时候,要重视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增强施工工作人员安全理念,并且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促使施工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全面的认识到基坑支护工作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2.2重视变形监测的开展,加强施工补救
做到对基坑支护施工全过程的监测,具体监测内容涵盖地下管线变形、基坑

边坡变形以及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等,构建完善的现场变形监测体系,做到对边坡支护施工数据的全面收集。依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帮助人员明确掌握支护结构的实际应用情况,判断基坑支护施工的开展是否存在偏差,并实现对基坑内土体变形现象的第一时间发现,全面掌握基坑支护施工期间存在的地下管线变形、土方沉降等现象。若支护施工存在偏差,可依托于变形监测的开展进行结构参数的第一时间纠正。而针对已建成的施工部位,则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补救措施来强化施工质量控制。若施工监测期间发现部分位置出现异常情况,相关人员需立即上报问题,依据对异常情况的分析制定科学应急措施并加以实施,避免支护异常情况出现继续恶化的现象。若基坑施工出现严重滑动、变形的现象,则需第一时间分析其成因并制定科学加固、补救措施,做到对边坡滑动、变形现象的抑制。
2.3规范基坑支护各项施工工作
        遵照施工计划按部就班的落实各项工作,是实现工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并且也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在进行基坑分区分层挖掘施工工作的时候,工作流程务必要确保良好的有序性,结合各类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挖掘施工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因为施工地点的土质、周围建筑物的情况都各有不同,工序的确定就显得尤其重要,严格的工序控制的过程,可以提升工作的安全性。当下的建筑物的基坑支护工作进行中,分区开挖的形式多样化,在平面尺寸较大的工作区域中,相关的平面支撑的布局工作和土质的情况的分析的工作需要在开挖之前进行详细的分析工作,以保证后期工作过程中的针对性,也可提升工作的效率。开挖前对周围环境的具体分析需要从土质情况、水文情况、地上建筑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分层开挖的过程中进行开挖厚度的确定工作。另外,在开挖中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方式,可以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工作过程中的空间效应、减少暴露的时间。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在分层开挖的过程中进行垫层的处理工作,提高工作的安全性,为坑底提供有力的支撑,有效减少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围护变形等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提升对工程的控制程度。在规范相应工序的过程中,有效的作业顺序和速度的控制,有利于各项工作标准的落实,可以更好地对工作进行规范,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的不断提升,对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要求也更加严格。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技术,并加强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基坑支护技术能够发挥最佳效果,提升基坑施工质量,对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笃礼,匡健,沈宇鹏.临近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设计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17(04):173-179.
        [2]李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及其管理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07): 291-292.
        [3]沈海云,朱雪欣.相邻深基坑施工支护方案优选[J].建筑技术,2017(03): 285-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