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能源问题的不断加剧,怎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绿色清洁能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为了能够让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完善,我国在山地等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光伏发电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电问题,但是在土建施工中却存在一定的安全和技术威胁,需要不断强化科技力量予以解决,并深化安全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土建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土建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山地;光伏发电站;土建质量;控制要点
前言:近几年来,光伏发电站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建设工程的施工以及验收等工作也日趋完善。但是受我国地理地形环境的影响,部分光伏发电站需要建设在一些危险的山地地区,不仅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光伏发电站土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把控,从安全建设和保障质量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提升山地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效率。
一、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优化土建质量的意义
(一)能够有效降低光伏发电站的运行成本
作为电压转换的中介,山地光伏发电站主要承载的是电力输送的工作,通过不断的升压和转换来实现高压电的输送,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同时,在电网进行电力配送的过程中,山地光伏发电站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规模的限制,需要配备不同大小和等级的配电室或变电所,所需要的设备和器材众多,包括控制变电的开关、测定数据的仪表、互通传感器、电力输送需要的母线以及变压器等。但是随着我国电气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也日趋智能化和数字化,设备运行效率越来越高。甚至部分山地由于过于危险,除了建设之外基本不用专门人员开关,有效地降低了后续光伏发电站运行的成本[1]。
(二)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般意义上,光伏发电站的有效建设和科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完美运行,促进了经济的建设。山地光伏发电站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保护节点,运行的效能直接影响电网的建设。尤其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升级的情况下,职能自控装置以及数字化加工装置逐渐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超大容量、超高压电力系统的建设以成为主流。在这种背景下,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土建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发电站后续的更新、管理、应用以及运行等,对于强化山地光伏发电站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来讲均具有重要影响。
二、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土建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建设场地的平整及清理
光伏发电站建设场地,土地平整有利于支架及各类设备的安装。因此尽量要求土地保持平缓并坡度一致。如果山地路程较短,而且近距离内坡度的起伏大甚至伴有垂直的情况,需要重新再附近选择新的位置进行安装。一般情况下,山地光伏发电站一般被建设在丘陵地带,因为这些地区离村庄的距离较近,而且自然落差较为平缓,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坡度。如果丘陵场地内存在一些人为或自然形成的坑洞或凸起,则需要进行平整碾压。同时,相对平整的场地不仅有利于光伏发电站的施工,而且也便于往来建设车辆和人员的同行。例如山地一些树木繁盛的灌木丛,对采光会有影响,需要进行修剪和清理;如果选址内有荒地或坟地等,还需要对附近的居民进行迁移补偿,必要情况下需要做出避让。最后要根据平整土地的实际面积来确定施工计划、道路设计、方阵设计以及实际容量等,从而保障工期和建设质量[2]。
(二)优化设计方阵及逆变器室
在设计施工之前,需要对方阵及逆变器室进行优化改良。一般情况下,光伏发电站的设计需要在一个山头进行成片的设计,对组串之间的距离有明显的要求,需要设计人员在方阵内或者是适当的位置留有人行通道,而且距离需要在1米以上,便于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而逆变室的位置需要被设置在相对平整的场地,尽量在方阵中间选址以节省电缆量。逆变室与箱变的位置也需要保持在1米左右,而且尽量要采用电缆进行连接。为了强化逆变室的防水性,预埋的电缆还可以进行出墙设置,以便于后续的密封工作,有效发挥逆变室的性能。除此之外,在一些风沙较小的山地,逆变室尽量设计在通风口,以便于夜晚风机停止运行的时候保障设备自然通风。
(三)桩基施工的控制要点
施工过程中,除了要确认桩基坐标位置以及垂直度偏差之外,还需要满足桩基地下的埋藏要求。例如,在桩点放样子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片区进行规范实验,有效检测桩基是否存在偏差等问题。在打孔施工的时候,技术人员也需要及时检测其垂直度,满足其深度要求在10厘米以上,充分考量孔深的厚度问题。在灌桩之前,除了要对孔深度和厚度进行检查之外,如果水灰比较小,而且流动性差,需要重新进行调和。除此之外,管桩的时候振捣工作也十分重要,既不能出现漏振的情况同时也不能过度振捣,保证每个基桩振捣3次以内,并委派专业人员监督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此过程中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如回填土较厚,则需要技术人员适当地加大孔深,以保障后续施工。
(四)支架安装控制要点
首先要保障支架的平整度,满足立柱的高度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拉线拉平以安装斜梁。一旦乡邻两个支架的高差过大,或者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可以在安装斜梁之前,预设横梁或者安装部分檀条,以便于调整立柱的高度。为了能够有效保障支架外观,防止支架之间出现错台,需要在设计之前有效考量到支架组件采光问题。而支架倾斜角度的设计可以用坡度仪来横梁,设计同一水平面或不同水平面不同的多组支架测量段,保障倾斜角的一致性。施工人员也需要意识到山地光伏发电站支架的安装不仅关系到发电站的运行效率,也关系到各组建的运行安全,需要切实得以保障[3]。
(五)组建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支架的立柱高度符合要求,但是如果组建上下左右位置的安装不合理,也同样会引发安全隐患。基于此,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求同一排组件的上下边缘必须要对齐,一来保障美观要求,二来为后续钢筋等工程的施工提供保障。压块必须要上紧且不能和侧边有孔隙,以提升压块的受力能力。作为组件安装控制的要点,压块紧固直接影响到组件的安全使用,需要技术人员利用器械设备加以紧固,在组建两侧垂直的地方设置檀条,防止压块在大风天气被刮掉。
三、结束语
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载体,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用电量和用电安全。基于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土建质量要点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图纸规划设计的效率,不断优化支架安装以及组件安装技术水平,优化设计方阵及逆变器室,并对山地的土地进行平整,满足土建施工要求的同时,提升山地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质量,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塔拉,辛轲,阿力夫,宿东升,张文德.山地光伏发电站的特性及设计要点[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9,37(03):18-22.
[2].刘畅.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土建质量控制要点[J].电气技术,2015(07):147.
[3]赵京红.山地光伏发电站建设土建质量控制要点[J].价值工程,2014,33(3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