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结构加固技术工艺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5期   作者:路超
[导读] 文章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摘要:目前,新的建筑在不断的建设,由于过去建造的低标准建筑经过数十年的使用后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在房屋建筑加固工作中,需要全方面来考虑,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操作性强的方法,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达到对建筑物的加固目的,延长其使用寿命。文章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设计
       
        
一、影响房屋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1.1不科学的抗震设计
        如果有地震发生,那么带来的影响范围是非常大的,对房屋建筑造成的破坏会非常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结合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便是不合理的抗震设计,结构的稳定性并不能抵抗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1.2参建人员认识不足
        目前,建设方的重点放在了工程的经济收益,没有高度重视房屋结构的质量问题,缺乏正确的认知。此外,施工工作人员并没有对自身的责任给予明确,也没有端正工作态度,所以埋下了结构安全隐患,在建筑物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便产生了结构裂缝等问题。
        1.3构成工程的实体材料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因素,还有使用单位的使用不合理,自行改变原结构的使用功能或使用荷载等因素,都是影响房屋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的主要类型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房屋使用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加固部位不同等特点,选用的具体加固方法也有所不同,只有明确每一种结构加固技术的具体应用领域,才能够选择出正确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2.1加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积可以减小压强,也就能够有效增加房屋结构的承受能力,这种方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通常是在受压较为严重的部位通过加筑一层混凝土来增大原有部件的截面积以提高承压能力,在房屋建筑中的板、梁、柱等基础结构部位的加固中十分常见。
        2.2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通常是指在需要加固的部位增加预应力的钢拉杆或者撑杆结构以促进该结构部位应力的平衡,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拉杆的方式有水平式、下撑式以及组合式三种拉杆加固方式,组合式就是指同时应用水平式和下撑式。
        预应力加固法主要是针对受力结构的加固,适用于对承载力要求较小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注意这种方式一般不能应用在高温环境或者易变形的混凝土结构加固中。
        2.3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也是一种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加固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需要加固的部位的四周或者是各个角上包上型钢的一种加固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加固部位的承载力,缩小结构缝隙。针对不同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不同的外包钢方法,一般矩形或者方形的结构可以选择在四周包角钢并在横向加上缀板的方式;圆柱或弧形结构则一般采用扁钢加套箍的方式。此外,还要注意,如果型钢与圆混凝土柱之间出现裂缝,一般采用湿式外包法,也就是在外包结构中填充乳胶水泥浆或环氧砂浆等;如果型钢与原混凝土柱之间没有连接,就采用没有水泥砂浆的干式外包法。
        2.4碳纤维加固法
        碳纤维加固法是目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的加固方式,这种方式采用较新的碳素纤维和结构胶来进行加固,加固后能够有效增大被加固结构的强度,并且持久耐用,实用性极强。针对不同的结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结构填充物来进行加固,比如说对于出现表层裂缝的墙面进行加固时,一般选择灌注环氧树脂胶,而对于建筑风化腐蚀严重的墙体则一般选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具体应用
        3.1加固孔定位、钻孔及清孔
        首先,加固孔定位,实际结构加固工作开展过程中,采用防线及定位方式实际控制加固孔中点位置,再确定相应的加固孔直径,这样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照,也方便相关工作迅速开展,提升防线和定位检验工作效果,所以实际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重点利用放线及定位方法实施加固孔处理。
        其次,加固孔钻孔,加固孔深度应超过孔径20倍以上,而且需孔径超出钢筋6mm,这样才可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实施,避免相关数据不出现偏差。同时确保相关机械使用规范性,重点依据制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防止因设备操作失误出现施工质量及参数精度问题。实际钻孔作业过程中,钢筋过密问题发生频次较高,要求采用有效措施实施合理处理,并采用变更钻孔方位以及加固钢筋结构等措施实施结构加固。
        最后加固孔清孔,其作为钻孔作业的最后工序,其施工质量与结构加固质量具有直接关联性,所以可利用吹风机及压缩空气机实施高压及高流量吹灰处理。尤其对于一些清理难度过大区域均可利用毛刷等工具实施清理,并确保孔外干度,降低水分对于加固孔的破坏程度,清孔作业完成后,可采用棉类物质对于加固孔实施堵实,防止出现杂质侵扰情况。
        3.2钢筋焊接
        该操作主要由中心位置开始,从两端采用同时焊接作业方式,加强对接部分处理质量,防止出现对接不良问题,尤其焊接作业完成后加强残渣处理质量,并认真完成焊接应力释放工作,确保钢筋质量达到加固要求。
        3.3钢筋预处理
        结构加固技术对于钢筋加工环节要求较多,其主要要求包括下列两个方面:首先结构加固技术要求实现准确下料,钢筋间隔要求合理,尤其表现为钢筋搭接部分及植筋锚固等方面。其次该技术施工效率与钢筋体表的除锈程度具有直接性影响,钢筋除锈工作重点针对植埋位置及焊接点实施整体清理。如果表面油污过多,要求采用丙酮实施清除,必要时利用钢丝刷针对于顽固性污渍实施有效清除,假使钢筋表面锈蚀程度过于严重,要求及时进行替换,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
        3.4加固孔灌胶
        结构加固过程中拌胶工作尤为重要,要求针对各个作业细节均严重控制,这主要由于结构加固技术操作复杂程度较高,灌注胶使用要求高,其可利用高精度天平称量结构胶材料,尤其加强粘度计及固化剂使用精确性,保证搅拌动作连续性及均匀性,确保搅拌机的作业强度,加强胶量及机械体积整体控制质量。同时基于不同加固孔直径的差异性,实际孔深也不相同,灌胶作业阶段要求重点坚持下列原则。
        首先,要确保作业过程清洁,灌胶作业过程中严格避免出现污染情况,尤其表现为各种杂质或水分对于整体作业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灌胶过程要保证连续性,加强灌胶作业方法及使用量控制,从而确保灌胶作业连续性。最后为动态性,加固孔处理方式差异较大,要求针对具体操作流程实施合理规划,提升整体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灌胶工作效率以及结构加固质量。
        3.5钢筋埋植
        钢筋埋植作为结构加固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对于结构加固技术实施质量影响较为明显,实际埋植钢筋作业前要求孔内禁止存在任何杂物,并对于锈蚀位置实施合理处理。实际钢筋孔中埋植过程中采用持续旋转动作,不断重复埋植动作直至其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这样能够提升结构胶和钢筋结合速度,避免出现缝隙或气泡等情况。假使加固孔内存在大量灰尘时要求执行搅动操作,尤其对于易出现偏差部门开展相应的固定处理,确保钢筋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结构加固技术对房屋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对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性能,还可以给人们一个可靠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为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升建筑的整体效益带来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魏榕炜.房屋建筑施工中运用结构加固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8(08).
        [2]洪丽俊.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