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油气田企业不断增长的生产需求,社会化的生产正在逐步改变着生产企业的组织结构,地面建设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怎样完善基建工程管理架构,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开发新的管理模式,使工程建设得以高效运行变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油田企业;管理;创新
引言
目前,我国油田企业的创新发展大多集中在管控体系、实践方式和部分的组织创新活动中,而在企业基建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是少之又少的。从油田企业创新方式的角度考虑,我国的油田企业大多是延用之前的基建管理模式,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我国的油田企业基建进行创新发展的范围十分有限,采用的创新发展方式也非常单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工作人员实践水平的影响,所以我国油气企业的基建管理架构及模式的创新发展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一、油田企业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
油田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核心支柱性产业,其长久发展受到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导致油田企业管理观念滞后,无法满足目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一些现实的问题也由此显现出来。具体体现为国家监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展现,实施公司化运营单位,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油田企业从属于矿藏采掘领域,这一点是由其自身属性决定的。和其他工业单位相比,具有投入高,风险大的特点。因为油气资源一般储藏在很深的地层处,所以整个开采过程都会十分困难,开采周期也会较长,且失败率也会较高。此外,原油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导致开采企业的投入资金过高。油田的开采工作大多是在野外进行,这也给油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使油田企业基建管理模式创新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增加了建设过程中的所需要的资金,这也是导致油田建设创新管理发展较慢的一个原因。原油在我国呈现一个供不应求的状况,大多油田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提升原油产量的工作上,而忽略了建设过程中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总体呈现积极性不高,且效果不明显的状态。
二、油田企业基建管理构架及模式创新策略
2.1 优化工程管理框架,采用集中办公模式
油气田企业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合理改善管理框架,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吸取经验采用“1+1”前线项目部集中办公模式,使前线项目部的优势得以呈现。还可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采用竞争考核制度,由此来提高施工部门的工作效率,发挥出前线项目部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结合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实行动态配置政策,在工作初期的岗位分配情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员工的专业特点和能力高低进行人力资源法动态配置,使专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采用一系列的优化工程管理措施后,前线项目部将进一步加强其自身的重要价值。
2.2 实行区域化定岗定员管理模式,提高工程总体管理水平
重点项目部门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在一个时间段内会有不同领域的项目管理工作,所以,在重点项目部门推行项目区域化管理模式,将不同区域的工作内容独立成组,为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提供一组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区域化定岗定员管理体制。各区域的专项组成员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使各项目组的工作内容没有重叠,实现各工作组任务的集中化进行,每一个技术人员自始至终跟踪一项固定的专业工作,避免了工作过程中由于人员更换而产生的管理空档期,有效提升项目总体的工作效率。
2.3 梳理各施工单位的业务流程,加强各个部门之间衔接弱项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工作团队阵容庞大,导致工作团队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展现,且各个参与建设的施工团队都在持续使用以往的工作模式与策略,很容易将之前不合理的工作流程输入到现在的工作项目中来,所以必须对各施工单位的业务流程进行仔细梳理。相关技术负责人不仅要完成自身的技术工作内容,还要对参与单位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点管理。无损检测的抽检流程、开采产品的检测流程等都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当检验批次的数量较大时,检测速度会很慢,可能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检测工作,这也就大大降低了检测结果的时效性,无法及时调整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过程中的焊口有设备焊口与现场焊口之分,由于很多预制厂的设备焊口已经完成了安装工作,这也就加大了检测的难度。经过对各施工单位业务流程的梳理工作,可以发展很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当行为,由此可以实现科学控制系统的建立。
2.4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
随着国际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油田企业的建设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资和资金的流动速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全面的更新。所以油田企业必须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寻找全新的基建管理模式,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主动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国际上的相互交流,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却还达不到这项标准。人力资源也正在取代金融资金的地位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采用激励政策,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潜力,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2.5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为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现代企业必须将其管理制度的落实、检验,考核等工作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加大对于工作的管控力度。由于质检员的误检、漏检而导致不合格产品的出现这一情况应该由质检员负责,可以制定薪资扣除政策。工艺操作人员的生产质量也应与其当月工资直接挂钩。防患于未然,基础建设的质量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各项质量检测标准进行检验,同时做好文件记录,对于重大质量问题必须向主管部门反映,并配合检查,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并做好现场标识和质量追踪调查。只有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并将各项工作分配到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才能避免员工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不勇于承担的现象发生。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产品质量直接与员工工资挂钩,树立质量管理的理念,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
2.6注重培养企业管理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一个企业自身的基础建设质量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团队凝聚力与高素质人才的影响。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要求,所以企业内部应该定期开展工作人员培训课程,来提升其工作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人才资源系统,将基础建设的创新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为企业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律。开展不同形式的工程建设管理活动,由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产品质量、找出安全隐患。油气田的开采工作一般是在野外进行,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人员的业余生活形式十分单一,活跃丰富的管理活动能够为员工提供全新的活动内容,能够有效抑制员工的消极情绪,为项目建设提供新的活力。
【结束语】本文对油气田企业工程建设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创新,针对工程中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创新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不仅要做好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还要开展基建工程的内部管理创新工作,树立创新意识,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合理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方能实现油田企业的全面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喜,郑小林,戴昕昀.油气田企业基建工程内部管理构架及模式创新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20(05):224.
[2]任丽梅,王隽,高卓月,夏江华,冯宇超.我国致密气效益开发管理创新的途径与政策建议[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9,13(06):68-73.
[3]陈俊琛,沙月华,王东晖.企业科技管理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0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