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人学》2020年7期   作者:邓安维
[导读]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而独特的瑰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韵律和时代背景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而独特的瑰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韵律和时代背景,简短的语句中蕴含着深远而复杂的意境,或含蓄或强烈的表达着作者当时的思想与心境。细心品鉴一篇经典的古诗词,既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品读,也是一次自身思想境界的升华。但是,理想是美好的,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语文课堂中的古诗词教学逐渐失去了它原本夺目的光彩,沦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本文将深人挖掘古诗词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重要意义,立足语文古诗词教学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体系,力求为推动教育优化升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我国的教育界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当代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小学教育开始对于文理教育进行有所侧重的发展,虽然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教学成就,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的文化教育问题,也就是小学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本身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自中国存在之始就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育科目之一,它的教学历史是比较悠久的,随着时代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与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我国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成效,就需要在新课改视野下对我国现有的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良,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一、古诗词教学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收录进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或是国家动荡时期,民族英雄的一腔忠肝义胆,或是隐居高人超脱世外的悠然自得,这种高尚的情操,不论放在哪个国家,不论是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是民族之魂的咆哮,都是国家基石的塑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古诗词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凝练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当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具有极高的品鉴和研究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
        再科学的教育体系,再完备的教学模式,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自身的认可度低,学生家长的关注度低,一样难以将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到实处。只有从根本土激发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才是深化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人才考核标准,将古诗词教学同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将宏观的教学指标,分解细化,分类融人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考核成为学生成绩中的组成部分,这样,既能够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也能够以量化指标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考核。


        2、利用信息手段
        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教师可以在网络共享中广泛收集资料,通过技术手段的编排,尽可能以新颖的形式浅显生动的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例如通过截取相关影视作品的经典片段,或者相关名人学者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创作时的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继续深人探索的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形象生动的将教学课程主题鲜明、结构丰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师事先营造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自主研究,这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但是全面而真实的,也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3、教师率先提升自身文学素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作为人才培养第一线的实践者,其自身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古诗词乃至传统文化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教师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才能对古诗词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借此抒发的深厚情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的以更加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更多的精华,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语言转化为清晰易懂的语言文字,进而带动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真正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才能够应对学生提出的知识问答,也能够在学生学习方向出现偏差的时候,第一时间点明问题所在,快速扭转学生的学习思路,保证学生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进行探索。
        4、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层面的鼎力支持才能让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顺利进行。
        一方面,从教师角度来看,古-诗词教学本来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学校可以聘请研究传统文化的资深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与奋战在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展开深度的交流,从根本土转变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抵触心理。学校也可以为语文教师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专项培训,为其解答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虑和挫折,持顺教学思路,教师还可以在培训过程中相互交流教学心得,总结教学经验,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始终难以提起兴趣的关键,在于难以认识到古诗词学习深化至传统文化的学习在现阶段备考过程中,乃至未来漫漫人生道路土的重要意义,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这就要求学校努力营造起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随着西方节日的引人和商家的各种鼓吹和宣传,学生关注的焦点逐渐被五花八门的西方节日吸引了过去,甚至很多学生对我国很多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习俗的描述都含混不清,学校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在中国传统节日来临之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首先以校园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在学生参与到校园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环节的设计,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人理解。此外,在教师授课的环节,也要将古诗词的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明自,古诗词学习不仅仅是应对考试的工具,其中蕴含的很多人生哲理,更是我们未来历经艰辛、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切实结合语文古词教学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探索出一套切
实可行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体系,以古诗词教学引领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近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金英.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7,(79):40.
[2]李春玲.试论传统文化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5):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