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受到高度重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和团队意识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对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其大部分的对人生价值的认识都来自于阅读,阅读水平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受益终身。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这时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课程教学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合作学习的应用原则的及意义
(一)合作学习应用的原则
从目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必须要考虑到素材的增加以及对阅读深度的巩固,教师不能够以局限性的思维来进行教育,这样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当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应用的原则主要在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明确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深度的分析。其次,合作学习的实施需要根据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进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应用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今后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阅读课堂上展开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养成,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第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将成绩较差的学生和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使成绩较差的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所在,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对合作内容进行精心挑选
小学高年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对想要合作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挑选,基于教材的基础,画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疑惑进行解答。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松鼠》一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松鼠的生活习性是什么,松鼠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查询,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其他的课外资料进行查询,然后学生结合资料对松鼠进行分析和了解,最后统一观点,在小组中推荐一位学生代表对自己学习小组的观点以及松鼠的特点进行发言,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补充。
(二)合理的进行小组划分
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划分,要将全班学生氛围若干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人数可以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在4-6人左右,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性格进行划分,即学习较差的学生和学习较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学生性格开朗的和学生性格内向的分为一组,使得学生之间实现互帮互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也可使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基本一致,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难免遇到一些难题,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引导。所以说,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一定要参与其中,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合作学习中组内产生分歧使讨论无法进行时,教师通过及时的点拨,及时的指导,使学生改变错误的观点,最终达成一致。例如在学习《牧场之国》一文时,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表达的草原辽阔的美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进行的资料查询,了解文章中所展示的优美景色,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及时的进行点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结语: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竞争意识大大提高。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内容精心的挑选,合理的小组划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范文洁.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王兆宁.小学语文高段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