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各学段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小学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舞台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寻找合适对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对策
语文学科作为传播及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要求教师深刻把握语文学科属性,突出其人文性特征,把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向学生渗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1.使学生感知到学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无穷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美如山河,拥有高尚的精神品质。将中国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华整合在一起,包含的内容宽泛和庞大,通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体验学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他们的行为,净化他们的思想,逐渐培养他们的气质、开阔他们的人生境界,起悟生命的智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到课堂中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学习语文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意识到重要性,就发自内心的去接受,有有热情去学习,就会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好的习惯提升了小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通过渗透,来促使学生认知度的提高和形成,提高文化素养。
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本质,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升学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格格不入了,教师应该养成动态学习的好习惯,更新知识、更改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从学校层面,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此外,教师还应当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为培养出全面发展学生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尤其是对新鲜事物,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设置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调的教学方式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开发新的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起来了,自然学习效果就会很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看《百善孝为先》的视频,聆听歌曲《跪羊图》等方式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这对他们是很大的心灵震撼,这都有助于他们走好未来人生的旅途,有助于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的修养。
3.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生热情
国家很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也为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所用,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支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可以放置一些有关的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可以自主的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了传统文化之后,学生们才可以以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精神家园。
4.开展年节活动,传承中华传统
教师应该整理收集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其教育价值,循序渐进的安排到教学内容中,对学生的教育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安排。将静态知识和亲身实践结合起来。比如,端午节反映了人们悼念爱国先人的情怀和防疫健身的卫生习惯;重阳节反映了人们尊敬、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在这些节日中,组织学生去亲自参与到风俗有关的活动当中去。
5.开展美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以学生为主阵地,将传统美德的教育课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利用各学科渗透,即要求语文、数学、品德、社会、音体美各科针对本学科特点,结合传统美德因素进行教育。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故事会、演讲会、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班会评比、观摩活动等。
6.提高教师素养,引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要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灵,首先要走进教师的心田。学校充分发挥引领指导作用,引领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做好传承文化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多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氛围,积极的师生交流,多样的互动方式。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积极塑造新时代温文儒雅的人民教师形象。
结语
总之,在历史洪流中,熠熠生辉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它有着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有着唐诗宋词的明珠璀璨,它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传承。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学科特点,采取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利用语文课堂这一教学主舞台,让语文学科绽放传统文化教育新色彩。
参考文献:
[1]陈小真.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55-56.
[2]刘开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名师在线,2018(33):8-9.
[3]孟丽.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59-60.
[4]吴敬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46-48.
[5]陈修德.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