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社会,音乐越来越被人们所需要,而要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就要从小学教育开始抓起,所以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争取打造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所收获。基于此,笔者将通过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以及音乐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打造高效音乐课堂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的音乐素养。
关键字:小学教学;音乐课堂;高效;音乐素养;实践
一、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教学
从现阶段教学的情况来看,音乐教学实施的力度还是不够,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在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是较多的以教师的理论指导为主,学生缺乏实践练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存在“理论大于实践”的尴尬现象。教师在上课的内容上也存在着没有进行整体的规划,导致学生在上课时不能掌握课堂的重点,学习效率低。
二、音乐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需要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释压,而音乐是释压的常备工具之一。打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实力,还能缓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让学生进行健康快乐地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三、如何打造小学高效的音乐课堂
音乐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所以教师要注重提高有限的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享受音乐。
(一)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课堂,让学生热爱音乐
有趣的课堂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学生在较为活跃的课堂上,不会感受到课堂的无趣,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投入更多的信心以及耐心。在学生对音乐学习感兴趣的前提下,教师要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能感受到音乐课堂的乐趣,争取让他们在课堂上热情饱满,吸收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小游戏,可以是通过播放音乐的伴奏让学生猜出歌名,第一个猜出歌名的学生奖励一颗“小红星”在游戏结束之后,获得“小红星”最多的学生可以荣获“小曲库”一称号。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也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
(二)合理规划课程内容,突出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
小学音乐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合理规划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上完每一节音乐课时,都能精准地掌握课堂重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行分块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备课,而且在备课过程中也要注意难度的循序渐进性,对音乐知识采用从易到难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引导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授课的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安排,在课程导入时也要注意导入的方式,以及所导入的内容与主题的相关性,避免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教材所要求学习的内容,提高整体的课程体验。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音乐观
想要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教师要明确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在小学音乐的课程中主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及理论知识方面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力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音乐是小学教学中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学生要通过加强练习才能获得较高的音乐水平,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不能仅仅完成理论教学的部分,要更加重视实践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把每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细分,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学习一些必须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然后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并通过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学生练习的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融入学生群体中,在学生练习的同时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并及时地加以指导修正。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速度才能增强。在课堂要结束之时或者下一节音乐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抽查,这样能较为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巩固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水平,有利于他们音乐审美的建立。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善于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审美上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颖.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打造高效课堂[J].才智,2009(25):118.
[2]汪静静.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93.
[3]钟波. 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C]. 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477-479.
[4]王冠金.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