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教材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7期   作者:刘梅 、李佳泽
[导读] 现在,全国将统一使用统编语文教材,这对所有师生来说,将面临一个极具挑战的教学衔接问题
        【摘要】 现在,全国将统一使用统编语文教材,这对所有师生来说,将面临一个极具挑战的教学衔接问题。对于统编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习策略等新内容,假如教师没有读懂教材,无法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认为只是改了一些课文而已,那么就会出现穿老鞋走新路的问题。课堂教学效益就是指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每一节课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研读;新教材;效益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应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而教材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载体 ,忽视不得。只有深入研读教材 ,研透教材 ,才可能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 ,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研读教材的过程 ,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过程。
        教学效益是教育的关键,语文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效益在每一节课里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有不同的效益,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高耗低效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学生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多而杂、教学过程繁锁、教学方法陈旧。主动精神与创新能力缺乏,课堂上缺乏生命活力,感受不到学生内在的愉悦,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实际效益不协调、不对等。

那么 ,如何研读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研读教材 ,熟悉文本的整体结构
        教师要熟悉文本 , 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 ,研读教材 ,教师还须 “浸入”文 本 ,反复涵咏 ,入境体悟 ,与作者同悲同喜 ;对文本的精彩语段细咀嚼 ,通过深度思考 ,品出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的情味理趣 ,获取独到 的体验与感悟 ,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课前必须精心准备,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要求教师明确文本 “写什么”需要教师“跳出文本”,看看作者“怎 么写”: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文章哪部分写得最精彩最有特色?作者采 用哪些作手法 、修辞方法?文中遣词造句有什么精妙之处?重在品味语言 ,重在对文本的结构 、语段间的联系、文本的语言风格 、表达特色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赏析,重在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魅力 。


        3 、教师应该提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1 教材应该是一个资源库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从中删选 、提 取有价值 的教学资源 :寻找并确立阅读教学的话题 ,我们要努力在每一篇课文中找出合适的一个问题 ,一个情节 ,或一个句子 ,甚至是一个词来作为分析的切口,由此人手 ,带动全篇 ;精心删选 恰当的教学内容 ;换个角度研读教材 ,目的是寻找 、发现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价值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说读写思等语言实践资源。让学生经历一个真实的阅读过程 ,由浅入深的走近 、走进再走 出整首词 ;着眼于学生语言与思维的 发展 ,想象画面指 向形象思维 的培 养 ,品味语言是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果学生扎扎实实获得这些发展 ,我想应该是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
        3.2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准确把握课堂节奏。一节课只有短短40分钟,而学生真正可以集中的注意力不过20分钟左右,教师要让学生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潜力,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满堂灌或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老师苦教,学生苦学,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教师多占一分钟,学生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一分钟。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牢记“惜时如金”,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讲到点子上,力求做到难易适度,精讲点拨,要充分利用本班教情学情,做好教学流程设计,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就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做到动静互补,疏密有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情境创设、阅读指导、课堂讨论、课堂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让他们敢于说、乐于说,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

3.3  研读教材 ,需要瞻前顾后。于整个单元中看某一篇课文的地位 ,于整册教材中看某个单元的特点,于整个小学阶段看某一册课文的价值 ,只有这样 ,才能通透地解读教材 ,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 ,才能 见到“森林”中的“树木 ”。研读教材时 ,如能发现表达上的异同,教学侧重点就有不同 ,更切合文本特点 , 也能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说明方法。打通课文间前后勾连 ,能使教学更具整体感 ,单元教学融为一体 ,年段教学循序渐进 。
                4 、自觉反思认真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自觉地反思和认真地总结,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生学习方向,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而言之,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提高素质,转变观念,用新课程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技巧,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教学氛围,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心理状态。同时,做到真正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多读、多思、多听、多说、多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