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马江明
[导读]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逻辑性较强,对于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更高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逻辑性较强,对于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更高,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不完善,所以,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较为困难。为了有效改善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境,在小学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与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影响作用,提出合理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有效模式,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灵活的运用生活情境,可以辅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便于自己理解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就可以遇到的具体现象,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变得更加容易。并且随着我国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越加重视,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成为了主要的推广教学方法之一。利用生活情境辅助小学教学,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科学的运用生活情境来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生活情境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对于个人生活的作用
        生活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实际生活出发去理解数学知识,所以生活情境可以辅助小学教学,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并且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都并不丰富,所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缺乏理性的认知,相对抽象的数学内容学生就很难理解【1】。但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却非常丰富,如果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案例来构建数学模型,那么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感性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降低数学教学难度。如在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中让学生计算33+25,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快速的计算出结果,但是如果教师采用生活案例今天小明家里包饺子,一共使用了一斤猪肉和一斤牛肉,一斤牛肉33元一斤猪肉25元,今天小明家买肉一共花了多少钱。将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方便学生理解与计算,同时通过教师良好的引导,学生也会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生活情境的建设并不重视
        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讲授法,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往往采取板书画图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主动参与的情感体验。虽然当前在新课改的不断影响下,教师已经开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但是改进效果不明显,部分教师仍然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更符合小学数学教学。
        2.2在小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构建不合理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生活经验都是不完善的,学生与教师所认知的世界具有较大的差异。但目前部分教师是从个人生活经验出发来为小学生构建生活情境,不符合小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反而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多交流探讨,从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角度出发来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生活情景【3】。只有符合小学生世界观的数学生活情景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1利用生活情境阐述数学原理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所学内容更加抽象,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却又十分有限,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往往较为低下,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模式来讲授教学内容,那么会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甚至会导致学生在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理解上构成障碍。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丰富,并且,思维敏捷对于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这样的思维模式利用生活情境,将生活中可以实际遇到的元素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最大程度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字的认识还不充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加减法的真正含义,教师就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场景引入到教学中来。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准备好糖,首先为每一位学生发两枚糖,让学生首先吃掉其中一颗此时每一个学生手里还剩下一颗糖,此时就可以引入减法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减法实际上就是在已有事物的基础上减少了。随后教师可以再为每一个学生发一颗糖,此时学生手中的糖就会又变为两颗,这样的生活情景就可以告诉学生加法就是事物的增多,随后再通过一定的练习与计算,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加强对于加减法的理解,避免学生出现对于加减法认知的混淆。
        3.2利用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
        通过生活情境来掌握数学知识,最终会反馈为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学以致用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生活情景的重点。无论是在小学教学中,还是在更高阶段的教学中,学以致用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需要不断为学生建立合理科学的生活情境,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面积的教学中,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面积的计量单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一平方厘米和一平方分米,还有一平方米的面积大小,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这些面积单位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哪些地方。随后教师在通过良好的引导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输出与面积有关的更多事物,将数学教学转变为学生的生活经验。
        结语: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生活情景,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馨琪.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刘福波.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67+69.
        [3]李媛媛.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