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材资源建设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杨国亮
[导读]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核心素养已经慢慢的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也成了教育业中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核心素养已经慢慢的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也成了教育业中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我国也是在潜心研究这一方面,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物理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做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建设,在各种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解决问题
    引言
        初中物理的知识并不是很难,而且一些物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可能会在学习不久后会被学生所遗忘,遗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我们物理教师应该要给学生留下一些不会忘记的东西,比如物理思想方法和研究思路,这些东西会长久的留在学生的潜意识中,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行为习惯。这就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价值,这也是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和关键。
        一、什么是教学资源建设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是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初中物理课程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具备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职能,但是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并没有完全发挥物理学科的职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搜集一些典型案例、试题、图片、flash等资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其实就是一个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现阶段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和成效都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引用
(一)利用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习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中,教师主要是侧重于对结果的评价,具体实践的过程较难观察,大多数思维性的问题教师都无法了解。大多数教师的做法都是直接提供器材给学生,然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也只是帮忙解决,学生并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内涵,所以教师需要在学生完成实践活动以后,将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一整理。利用课堂的剩余时间进行交流,或者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和解决,最终都是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锻炼。
        在新人教版九年级《电流和电路》一节教学时,由于学生之前对这一方面的了解较少,老师在备课时需要将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整理,并提前研究好解决方案。首先教师需要选好课程中所利用到的器材,并带领学生初步认识电源,并且让学生知道最简单的电流如何形成及形成条件,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认识最基本的电路,最后再通过实际电路的连接来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等三个状态的电路。一般来说学生对这种实践活动都会比较感兴趣,所以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穿插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以分小组的形式营造出一个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在实践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加强对本节课的学习,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知识加深记忆,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解决问题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时候提供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脱离书本来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乐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分组,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在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设计好方案,让学生主动的去探寻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设计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时,虽然树叶间的缝隙形状各不相同,但是大树下的光斑基本都是圆形的,那么物体经过小孔所呈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是否有关呢?2、光斑大小各不一样,是哪些因素影响光斑大小呢?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和讨论,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环境,让学生可以使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自主的展开研究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会有一种发散性的思维,这种思维在学生进行学习时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养成尝试各种方法来研究问题的精神。
        (三)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程,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物理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大板块,是我们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但很多实验由于安全性和实效性等一些问题无法让学生去亲自感受,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等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数字化、信息化已经变成时代的潮流,这样的学习环境也让学生熟悉信息化的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像物理仿真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实践一些平常想做但是又不允许的操作,还可以形象地观察到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看不到的现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的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结束语:
        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首先改变自己传统教学的观念,物理核心素养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初中物理课程的价值,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做好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资源建设,让学生主动去进行学习和探究,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细心、耐心地去解决问题,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习到物理课程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琳, 季卫新. 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材资源建设实践研究[J]. 物理通报, 2020, 39(3):80-84.
        [2]杜宇.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索[J]. 新一代(下半月), 2018, 000(006):176.
        [3]李金明.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J]. 考试周刊, 2017, 000(090):150-150.
        [4]马志林.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物理教学资源探讨[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278-00278.
        [5]陆水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究[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17, 000(006):P.16-17.
        [6]葛霞.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 2019.
        [7]秦文佩.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研究[D].
        [8]王燚.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课堂观察研究[D].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