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段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 黄玉燕
[导读] 作文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
        [摘要]:作文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关键词:  中年段   习作   教学    兴趣激发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对于小学中年段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中的难。那么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思想还没成形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所以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拨动他们爱好作文的心弦。
一、热爱生活,引发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熟悉生活、热爱生活。对于学生写作文,如果离开了生活,坐在教室或家里冥思苦想,会使学生感到作文枯燥无味,即使写出文章也会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写作文的兴趣。因此,引导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需要经常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到自然界里去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才能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生活。
首先是让学生远离“坏习惯”,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单纯,就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学校里学生可以很好地体验学习生活,而一放学后回到家中,孩子更容易放松自我。现在的小孩子非常幸福,因为物质生活变得极大丰富,手机、电脑,各种网络资讯……小学中年段的孩子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当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再绚丽多彩的生活也吸引不了孩子,又何谈走出家门,感受自然,热爱生活呢?失去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写作的种子就很难发芽。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体验生活,观察生活。通过观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当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不再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是有话可写,得心应手。
        其次,我们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从激发感情和情绪入手,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选了大量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优秀作品,教学中能使学生陶醉其中,深受感染,好奇心极强的小学生往往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欲望。此时,如能找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话题,随时让他们写出来,这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训练学生的外貌描写,我让学生以《我的同学》为题,要求写出本班的一位同学,不能出现姓名,而要通过外貌描写,让学生猜出他写的是谁。大家猜对了,证明写成功了,猜不对,说明你写时,没有抓住特征。那节课,学生兴致高涨,不管自己写得优秀与否,但是这无疑已经引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勤于阅读,诱发兴趣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阅读”。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阅读很重要,毕竟孩子年龄摆在那,单凭自己的亲历积累素材那是远远不够的。孩子通过阅读就可以多储存素材,厚积薄发,写作时必然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但是阅读不是随意地、无意识地看,看完后不知讲了什么,而是要做到有效阅读。中年段的孩子作文刚起步,那么这个有效阅读可以引导孩子从看完一篇文章,到能把文章精彩的部分摘抄下来,达到积累好词好句,为将来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俗话说“好记忆不如赖笔头”说的正是此意。因此我的孩子们都有一个漂亮的日积月累本子,不论是在哪里,只要看到好的词语或优美的句子,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摘抄在本子上,有时间就翻阅一下,甚至记一记这些好词好句。久而久之,写作自然如鱼得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三、多写多练,激发兴趣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勤练,写作也不例外。“文必多作而后工”它需要不断地练习、揣摩,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写作才能得心应手,“滴水穿石,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如何让孩子由愿意写作到喜爱写作呢?我认为可以尝试着让孩子从写生活片段或生活日记开始做起。字数和要求不限定。正所谓“我笔写我心”。但孩子毕竟年龄小,让他们去发掘自己的生活点子,可能刚开始比较难。孩子刚开始记的日记内容可能是千篇一律的,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对写作失去兴趣。如此,我们老师可以跟孩子一起尝试着写日记,然后互相分享。我记得我有一次向学生分享自己的日记,我是这么写的:“下班回家给儿子洗好澡,正准备抱到房间睡觉,孩子他爸说:‘小家伙,乖乖睡觉,不许闹哦!’儿子响亮地答到:‘老家伙,你也要乖乖睡觉哦!’我抬眼望去,孩子他爸正郁闷地笑着,哈,都老家伙了呀!”孩子们一听我读完,都哈哈笑起来。都觉得这事儿好玩,有趣。慢慢地,孩子们也就放开自我,寻找一天生活中的亮点,日积月累,爱上写作就是一件简单有趣的事情了。
四、加强指导,增强兴趣
        学生从爱上写作到写出好作,需要做到遣词造句能通心意。所以老师要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如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1)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2)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作文的构思过程,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话可说,还要做到把话说好,而不是语无伦次,重点不分。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老师像春雨润物那样对孩子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孩子就会逐渐喜欢作文、爱写作文,作文也一定会走向一个新的境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