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社区为学区 从共建到共育 ——长沙市雨花区社区教育工作回眸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1朱紫彪 2刘思嘉 2谭志军 2曹超
[导读] 雨花区社区学院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摘要:雨花区社区学院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积极开展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科研引领,为创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以学校和社区联动为载体,学校、家庭、社区融为一体,利用三方共享的丰富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融通共育,探索出了“体验式”、“融入式”、“互动式”三条社区教育高效路径。
        关键词:社区  ?学区?  共建?  共育
        雨花区位于长沙市东南部,辖12街、1镇,总面积30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16万,是长沙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学习资源丰富。雨花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集山的灵秀与水的神韵于一体,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激荡着现代经济乐章的强音,不断追求着新的发展和飞跃。雨花区社区教育也融合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潮中,不断地追求着新的超越和新的生发。
一、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雨花区按照“党政推动、全员参与,理论先导、转变观念,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即成立一个机构,运用两种策略,突出三个重点,建立四项制度。
1、成立一个机构。2010年,成立了雨花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雨花区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全面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实行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2、运用两种策略。即运用“宣传激活策略”、“基础起步策略”的两种工作方式。“宣传激活策略”就是通过举办社区活动、社区培训等方式,大力宣传典型单位和个人,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充分激发个人学习、团体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纷纷加入到争创学习型组织和先进个人的行列;“基础起步策略”就是结合全区各单位普遍对社区教育的认识程度,从理论宣传、学习培训,制定工作计划和规划等基础工作做起,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运用两种方式,使雨花区社区教育工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典型带动,用成效说话,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3、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导入先进的学习理念,用先进理念指导工作;突出全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汇集全区可用教学资源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突出居民学习和教育培训,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帮助居民上岗就业。
4、建立四项制度。一是建立社区教育目标制度,推进了“文明社区”、“安全社区”、“健康社区”、“生态社区”、“数字社区”等各类创建工作;二是建立社区教育经费制度,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2元的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培训经费,并落实到位;三是建立社区教育成果统计制度,建立并实施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四是建立社区教育考核奖励制度,对有成果、有成绩的街道、学校、市民进行表彰。
二、科研引领,智慧同行
        2016年社区学院联合同升街道、洞井街道和长沙汽车工业学校顺利申报了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区域失地农民市民化角色转型的“四位一体”社区教育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以雨花区为例》,该课题预计于2020年9月结题。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构建雨花区失地农民“四位一体”社区教育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现雨花区失地农民终身学习、技能培训、动态就业和角色转换,将为我区建设成经济更为发达的现代化强区提供大量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8年5月洞井街道在中国社区报上发表文章《“432”工程推进社区教育迈上新台阶》,将一线社区教育工作经验提炼成理论依据,提升了我区社区教育理论水平。
        2019年4月,雨花区顺利申报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区教育综合体的运营模式研究——以创梦者综合体为例》本项目主要以教育综合体“创梦者”集团为研究案例,研究社区“教育+地产+生活”模式的体验学习基地的运营模式等内容,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均十分顺利,现已进入中期报告阶段。
         2020年6月,雨花区社区学院联合长沙市雨花区和加共享图书馆和长沙市雨花区益友公益促进会成功申报了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模式”推进全民阅读的实施途径研究》,依托和+共享图书馆这个全民阅读推广学校(总校),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在“文化包”和“人才包”的推动下,运用“1+n”共享模式,实现对n个社区的文化输送和人才输送,确保社区居民持续不断地享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全民阅读的实施和推广,打造终身学习型社会。
三、社校联动,融通共育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开放共享学校资源、统筹共享社区资源” 的指导意见,雨花区以学校教育教学和地方非遗文化教育教学为主阵地,以学校和社区联动为载体,学校、家庭、社区融为一体,利用三方共享的丰富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探索出“体验式”、“融入式”、“互动式”三条社区教育路径。
(一)“体验式”社区教育
社区和学校无缝对接,为孩子们开放各类场所,提供社会实践工作基地及岗位,让孩子们在校做好学生,在社区做好居民。如中航城社区和中航城小学实施开展“梦想联盟”校社联动。社区为孩子们提供社会实践体验岗位,并由社区志愿者对孩子们进行“岗前培训”,让孩子们在课余和节假日走入社区,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承担起“小公民”的义务,体会各项工作的乐趣与不易。主要体验岗位有小小保安、小文明礼仪、书吧管理员、小小书虫、餐厅小红帽、吧台小围裙等。
树木岭小学与社区、家长开展“七彩水果”课程。开设“水果茶与礼仪”“茶与花”等课型,请到社区志愿者老师每届水果日活动都来学校义务讲课。

与绿叶水果、搜农坊的经营者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绿叶水果店,进行体验活动,当“收银员”“收货点货员”“切果包装员”。让孩子们去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不同的职责与细节要求,知道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和严谨。湖南省儿童医院的教授们也来到树小,每届轮流给不同年级的家长和老师、孩子进行“儿童与水果健康营养知识讲座”。
孩子们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服务,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得到真实的生命体验。
(二)“融入式”社区教育
“融入式”社区教育主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师生将校园文化送进社区,居民来到校园将地方文化传授给学生,实现文化交融与传承。如洪塘村村民王义夫、王兴平,牛头村村民唐军、张正德等人走进明德洞井中学,向师生宣扬龙舞文化,并传授龙舞技艺。学校也将龙舞文化纳入到常规教学中,开发舞龙校本课程、组织兴趣小组、外请专家培训教练并自主开发舞龙操,在阳光大课间推广。每天阳光大课间,1500余名师生跟随着节拍练习舞龙操, 9支舞龙队在运动场上飞腾跳跃。整齐的动作、有力的呐喊、阳光自信的心态展现了民族精神、青春风采。2018年,明德洞井中学舞龙队获得第六届广东韶关中国中小学舞龙舞狮大赛奥运五环龙金牌,初中男子规定长龙套路银牌。
雨花区砂二小开设了武术与竞技,武术与文化的校本课程,包括功夫扇、自编拳《千字文》、武术段位拳以及太极拳等内容,经常与砂子塘社区联合组织开展武术活动,有学生展演,也有老师现场教居民几招式,共同强身健体。德馨园小学与德馨园社区一期举办国学系列公益课程,学校老师到社区讲国学,社区为学生免费发放《弟子规》等书本。万科魅力之城小学每年都开设魅力课程“我印象中的春节”,师生走进社区为社区群众奉献精神大餐,书法作品展、剪纸展、手工艺作品展、文艺汇演等,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砂子塘湘天小学、圭白路小学也将各种非遗传统文化引进到学校,通过百人大鼓、湖南花鼓戏、古诗词诵读等形式,弘扬传统、践行美德、展示才艺。
传统文化在社区的融入式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被传承,民间传统艺术根脉被保护的同时,居民群众文化自信得到树立,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在艺术传承中得到凝聚和固化。
(三)“互动式” 社区教育
以校园和社区学习中心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和社区联合互动的形式,开展积极的校、家、社共建活动。雨花区跳马镇是湖南传统辣椒酱产地,家庭作坊众多。跳马小学在“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问题上巧思善行,引导孩子们向家长和居民学习湖南传统辣椒酱的制作方法,通过走访超市、商店、餐馆等地进行市场调查,合理选择制作方法和适宜风味,与家长共同设计商标、包装器皿,并将成果在学校、社区展示、交流和推广。孩子们参与种植--制作—包装—销售全过程,既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和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得到了丰富的生产体验。
还有跳马镇的石燕湖中学、复兴小学、梅怡岭小学、石桥小学利用跳马花卉之乡的便利,与社区的众多花艺市场、苗木市场老板合作开展“绿色生态”研究。如何科学做好自然笔记?学校学生在园艺老板的指导下,学会更多的种植经验,再以自然笔记的形式即时记录,见证从一颗花籽到花卉收获的整个过程,在植物探究实验室进行跨学科学习,还结合人文、自然、艺术、科学等开展实践探索。砂子塘泰禹小学致力于陶艺课程的开发,研究不同的制作方法创作原创作品。他们不但研究怎么做陶艺,还研究怎样装饰陶艺作品。有的学生还亲自前往泥土原料产地调查研究,该如何选择陶土? 研究小组带着制作图片和成果走向学校不同班级、家庭、社区进行展示和交流,达到“家、校、社”联动互补、互动共进。
四、雨润花开,彰显魅力
        雨花区社区学院建立于2002年,十余年来,雨花区人为推动我市向“品质长沙、精美城市、民生乐园”城市目标不断迈进,共同创建“财富雨花、品质雨花、幸福雨花”做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等。近几年,雨花区已获得国家级奖项 12个,省级奖项 23个,市级奖项56个。全国示范性社区学校3个,省老年教育示范基地1个,长沙市示范性社区学校10个,市示范性社区学习中心16个,老年教育示范基地2个。居民学习热情高涨,我区在长沙终身教育学习网上的注册人数已达到5万余人,多个社区都建有书吧,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学习场地。2017年雨花区代表湖南省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研讨会上分享校社共建经验,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和认可。2018年同升街道社区学校被评选为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洞井街道高升社区被评选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性社区学习中心。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达娃一行来我区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调研,充分肯定了雨花区的社区教育工作。
        挖掘内生文化根源,深耕社区教育梦想,我们将砥砺前行,助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区向学习型社区提升,为建设“品质雨花 财富雨花 幸福雨花”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社区教育初探[J]. 杨琦.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2)
[2]社区教育观念的内涵与误区[J]. 曹颖.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4)
[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区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韩娟.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功能定位探析[J]. 孙萌.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5]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 丁海珍.职教论坛. 2020(03)
[6]生态化:当代社区教育发展转向与路径[J]. 程仙平.成人教育. 2018(12)
[7]贵州社区教育发展的成效及趋势研究[J]. 张春田.文学教育(下). 2019(05)
[8]不同主体推动的社区教育发展研究——基于Z市的案例分析[J]. 官华,杨钋.  职教论坛. 2019(05)
[9]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与路径[J]. 周启宏.中国农村教育. 2019(18)
[10]以研促建: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探索[J]. 赵小段.职教论坛. 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