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 杨万胜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5期   作者:杨万胜
[导读]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建筑材料的更新也在加快,建筑材料技术要求也提高了。传统的建筑材料普遍存在着不节能的情况,不能很好的保温,质量也较重。新型的建筑材料使用的材料环保,符合现在绿色生活的大趋势。绿色建筑的现场施工就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建筑材料的更新也在加快,建筑材料技术要求也提高了。传统的建筑材料普遍存在着不节能的情况,不能很好的保温,质量也较重。新型的建筑材料使用的材料环保,符合现在绿色生活的大趋势。绿色建筑的现场施工就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以及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是指针对建筑项目中的所有环节所运用的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使其在满足建筑工程相关规范的条件下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提升施工质量,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变动建筑工程项目,以期加强施工安全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否科学关系到施工效率,而且良好的管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工作积极性,甚至能够事先发现施工缺陷,进而制定出针对性措施来及时解决,将缺陷遏制在萌芽时期,保证施工的有序性。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软基加固问题
        地基是一项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离不开地基,与树不能无根同理。但因为我国地形种类繁多,气候也各有千秋,这就不能将所有地域地区的工程建设其地基混为一谈。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期对地质地形认识不足,就容易造成建筑施工期间打造地基时出现地基不稳或地基结构不合理等等状况,尔后再进行加固。这就增加了建筑造价的成本,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浪费资源的一种现象。软基加固虽然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常见的问题,其也有自身的一套解决方案。为了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健、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将地基加固的现象掐灭于摇篮之中。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其地质情况的考察工作,不能盲目按照惯性模式就引用既有的施工方案。我国地形地质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对于建筑工程其地质情况的考察要认真且细致,分析其地质环境、明确其土质类型。我国南方多雨水,其土质较软且地基承载力较弱。北方地质又与南方多有不同,因而在进行实地考察测量时,应将不同的测量结果加以分析,制定多种不同的施工方案,选取最适合的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应该做好A方案、B方案、C方案等方案措施,以备不时之需。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其地质结构,选择其合适的软基加固技术。如填层法、混泥士搅拌法、预压力管桩法等。选择合适的地基施工方案,采取合适的地基加固技术,是一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基础和安全性的保障。
        2.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施工建筑的每一个层级,都应注重科学性、后续使用的合理性,在电气接地的处理中,空间的大小不一,电气暖通等设备应结合建筑的整体需求,划分层次建构空间,在金属为主体的建筑中,保障电气的线路完整,使得各部分的细节衔接处理干净,并做好雷电等环境的影响预防工作,抵御环境的冲击压力,使得建筑具备自身的防护屏障。
        2.3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防水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衔接段的建筑中仍旧可见渗水问题并屡见不鲜,应依据我国的建筑防水指标,避免偷工减料,采取合理的防水材料,合理布置防水的处理流程,并针对之后建筑投入使用中可能性的渗水问题做好预处理,必要情况下,要结合防水的材料采购,与防水系统的建立进行采样分析,满足建筑的安全需要。
        2.4钢筋结构
        现在的建筑工程基本上离不开钢筋的使用,钢筋可以说是现代建筑结构的一大特色存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钢筋的应用也提出了更好的技术要求。钢筋结构是建筑主体结构稳固性的保障,要提高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就要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钢筋技术。建筑工程主体性若得不到保障,那样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就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诸如前段时间,“山竹” 台风来临时,就发现有建筑居民楼在台风中摇摆不定,在风中凌乱的那栋楼,其根本性原因在于其建筑施工过程中主体性不稳。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建筑物的稳健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而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还应做好建筑的抗震能力,特别是对于在板块活跃的地震多发地带。在施工中要注重建筑工程剪力墙的科学设计,把握好其弯曲变形力度,减少建筑移位。剪力墙是提高建筑工程抗震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重要保障。对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形态进行有效的调整,包括对建筑结构的变化点、解耦股转换层的刚度等也要做出一定的优化处理。
        3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3.1经济效益
        造价处理是施工管理中的一部分,施工中常见造价预算与审计大相径庭的问题,不仅究责困难,更加难以综合化、细节化的排除问题,建筑的质量难以保障,甚至在经济支撑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烂尾事件,应注重合同的严谨性,避免经济纠纷,做好现场的经济动态处理,充分的展开市场调研,了解市场材料的经费价值,力求缩减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的效益。
        3.2科学合理
        应严格按照有关的施工生产指标、政策、制度展开作业,科学调配人员,合理安置岗位,科学规划设备的维护目标,合理结合施工的时间限制与质量需求,协调各方面的指标与资源,有序推进工程进度。
        4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4.1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现在随着我们的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再是一个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保护的社会了。近年来,我们社会上绿色医院绿色建筑的出现,我们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似乎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但是我们怎样让原有的性能存在甚至更好,又可以具备绿色的性能,才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问题。但是今天的新型建筑材料是更加与生态建设融合,建筑材料从建造到建筑的时候运用直到最后我们的剩余的材料处理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建筑材料的本身就是一种环保材料,所以它在使用中和剩余材料的处理都更加的环保,还可以处理的时候回收再利用。这样的绿色的建筑材料由于用料环保,所以建筑好了之后就产生很少的建筑的有毒物质,对人体更加的健康,所以人们现在大量的选择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建造房屋。
        4.2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一个完整的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有利于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组织的。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涉及的方面较多,管理较为复杂。一方面包括对水,电,材料,土地等资源的管理,另一方面还有对环境的管理。因此施工单位要针对这两方面的管理要求,做出一个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当中,要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有,对应的责任人,要对施工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要真正的让施工现场管理变得井井有条。
        5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以及采取有效的现场管理措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一定要按照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运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并实施全面的管理,对施工当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的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朱双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2018(05):554.
        [2]陈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学术争鸣,2017(08):358.
        [3]诸海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9):289.
        [4]赵永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3.
        [5]刘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的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