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非常重视城市给排水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节能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活目标。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因此,城市给排水设计必须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城市给排水设计的顺利发展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而且会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视。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发展;设计思路;探讨
导言
市政给排水设计是为了满足城市节能的需要,实现雨污分流,并根据相应的设计规范有效设计地下排水和供水管道,保证生活污水和日常供水的畅通,有助于维护城市水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因此,城市给排水设计及其开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本文以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及其规划的原则为出发点,分析了市政给排水的设计思路,并分别从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进行介绍;同时结合现有的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市政给排水设计及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供相关专业领域工作者参考。
1、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市政给排水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供水和排水工程的施工中,管理部门没有尽到管理的职责,这就是为什么施工单位往往出现施工混乱的原因。由于缺乏足够的质量管理意识,为了增加施工单位自己的经济收入,经常出现违反施工标准的情况,降低因材料和施工进度造成的建设成本。并自由改变线条和交叉点的布局,这显著降低了项目的质量。
2、市政给排水设计的思路分析
2.1设计过程中需全面分析防洪排涝需求
城市用水包含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用水及企业单位的生产用水,对应的城市排水问题也就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污水排放、企业单位的排污、防涝排涝等多个方面。针对于部分临江及临河的城市来说,防涝排涝显得尤为重要,这将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属于城市发展的生命航道,在给排水设计时,应该稳步的提升防涝排涝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城市排涝及防涝的主要对象涵盖着外洪与内洪。外洪则主要是以防范为主,具体的方式就是建造大型的洪堤与水库等等。内洪则是通过排水及洪水滞蓄的方式为主,此类方式主要是处理因为降雨频繁、降雨量大等造成的洪涝问题,因此需要合理的设计雨水的排放及滞蓄等举措。城市在设计给排水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城市中最大的降雨量,同时分析基本的降雨频率及城市地形等,通过强化城市居民对于防涝排涝的具体认识,合理的安排市政给排水施工,使其更好的为城市发展服务。
2.2污水处理规划
1)排水体制的分类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径流汇集入在一个管渠内予以输送、处理和排放。按照其产生的次序及对污水处理的程度不同,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处理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污水与雨水径流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的合流制称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由于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必须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够减轻工业污水和雨水径流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为此产生了截流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的基础上,修建沿河截流干管,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这种体制对带有较多悬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污水都进行处理,对保护水体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雨量过大,混合污水量超过了截流管的设计流量,超出部分将溢流到城市河道,不可避免会对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并且,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势必对污水厂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这就对污水厂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雨量较小且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完全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这种方式对环境水质的污染最小,但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要求高,并且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渠排除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的优点是可以分期建设和实施,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建造污水下水道,在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建造雨水管道,收集、处理和排放降水尤其是暴雨径流水。
2)排水体制的选择
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上,不切实际地一味选择分流制的倾向,其结果只能是:一方面污水总干管未能充分利用,造成投资浪费;另一方面,污水还是走雨水管道排河,继续污染水体。
结合我县现状来看,通过新建污水管网,提高收集率,来减少对河道的污染,对新建路段一律采用雨污分流制。
3、市政给排水设计发展
3.1在未来城市的给排水设计时注意与其他设施的协调衔接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建设需要多个部分的组合。这些零件在组合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许多管线、电缆等。因此,在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各种设施之间的联系。一旦排水管道在建,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有些甚至难以解决。因此,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桥梁工程,以便在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时,不影响人们的生活。此外,在设计上还必须结合城市的整体情况,以保证城市结构的合理性。
3.2提高防洪线
在设计给排水当中的防洪线也是特别关键的一项内容,设计防洪线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城市的水体全面的进行分析,总结整体的降水量还有历史水位等相关的情况,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全面的进行掌握,对地下管排水的情况彻底的了解。
3.3加大力度做好城市给水需水量的分析和预测工作
就现阶段实际的情况而言,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工作特别的繁杂,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设计的工作进行加强,从而才能够确保人们日常的需要,给水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用水来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为了保障人们可以正常的用水,就一定要保证供水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3.4创新设计思路
例如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纳入到城市给排水设计中,将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使其储存在地下部分,将雨水进行自然性的渗透,采用低耗能的设计工艺,在持续发展观的引领下,有效的规划市政给排水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应首先强调的是优先利用植草沟和雨水花园,进而实现自然生态的蓄水、储水与净化回用等功能。
此外,在研究和开发给排水管道时,应加强对新材料的有效利用。结合现有的钢管,其应用和发展已经扎根,但随着对供水排水管道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复合塑料管道逐渐取代了现有的钢管,实现了平稳排水,管道质量轻,施工维修方便,更换方便.合理进行给排水规划,结合生态经济可行性原则,使给排水的规划和设计更加人性化。
4、结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城市功能,因此,规划设计给排水系统时要充分分析城市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变化,从而使得制定出的设计方案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管理简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维护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3.
[2]曲希胜.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3):94-95.
[3]王荣君.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与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8,11:348.
[4]黄猛.市政给排水设计专业配合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7,(06):42-43.
[5]余慧琼.论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J].江西建材,2018,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