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5期   作者:袁晨光
[导读] 本文分析了汽车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发展探讨。
        摘要: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出行的必要工具,汽车安全性能的检测对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的在安全性能检验系统中引用了更为先进、科学、安全的仪器设备,从根本上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汽车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发展探讨。
        关键词:测量控制;仪器仪表;技术发展
       
        
一、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性
        汽车检测技术主要就是从汽车维修技术衍生而成,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的形成了针对汽车维修故障而产生的汽车安全检测技术,进而能够保障维修人员通过故障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修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的在安全性能检验系统中引用了更为先进、科学、安全的仪器设备,从根本上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能力。汽车安全性能检测主要检测的内容包括了前照灯、制动性能以及车速表等方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个部件都会出现一定的磨损,所以汽车运行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结构越来越复杂,零部件更为精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仅仅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汽车安全性能检测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代汽车对安全性能检测技术的需求。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要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并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现代人们的日常出行越来越依赖汽车,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与人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提高其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能够提高车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能够减少维修费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现代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诊断以及控制的自动化以及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并且已经将发动机分析仪、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以及电脑四轮定位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广泛的应用到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中,更为快捷、准确的保障了汽车安全性能检测工作。
        二、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研究
        在进行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其主要安全性能检测的内容有制动、轴重、侧滑以及灯光等部件,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逐渐的将这些设备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并且实现了安全性能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在计算机的统一调度下对机动车的安全性能进行自动化检测。安全性能检测站对检测结果往往只给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检测结果,而不作故障诊断分析和质量的优劣比较。它是交通监理部门的执法工具,交通监理部门将依据车辆检测结果,发放合格证,准许车辆在有效期内上路行驶。初次检验,对新申领号牌的各类汽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还有定期检验,对在用的各类汽车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性能检验;临时检验,对需要异地和临时移动的汽车,以及对在用的各类汽车抽检和在道路检查中需要检验的汽车进行检验;特殊检验,对肇事车辆、改装车辆、报废车辆和特殊用车进行的检验。
        1.称重、制动力以及踏板力检测。安全性能检测系统在接到计算机检测指令后就会按照指令对汽车各种部件进行检测,其检测顺序往往就是前制动、后制动以及ABS检测,计算机能够严格的按照指令进行各个检测环节的计算和检测,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将计算结果与国际相关标准进行比较,最终检验检测结果是否准确。
        2.烟度、车速表的检测。接到主控计算机信息之后,会通过显示屏所显示出来的检测指令进行检测,第一项检测内容往往就是前轮定位检测状态,随着操作的进行,指令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进入到烟度检测,检测项目结束之后,然后对车辆的车速表进行检测,全部指令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到下一步骤。


        3.灯光、声级以及侧滑检测。在进行汽车安全性能第三道工序检测的时候,其主要内容就是灯光、声级以及侧滑,根据计算机指令使用全自动灯光仪对左、右前照灯进行自动检测。灯光仪检测完成之后就会继续进行声级和侧滑检测,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侧滑检测为动态检测,需要汽车以5km/h的速度行驶,经过检测台之后就算完成检测任务。上述三道安全性能检测程序完成之后表明车辆安全性能检测已经全部完成,在进行检测报告打印的时候,必须要对检测过程中所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明确标注,并且结合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经过维修调整之后还需要重新进入安全性能检测系统,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检,保障汽车的安全性能。
        三、仪器仪表技术发展
        1.指示精度远远高于现行国家标准。以汽车里程表为例,在0~240 km/h的整个示值范围内,基本误差的最大值小于1 km/h,而《QC/T 594—1999汽车、摩托车用电子车速里程表》标准中4.5条款规定的基本误差为:在35 km/h~100 km/h的中速区基本误差为5 km/h;在170 km/h的高速区基本误差为9 km/h;在35 km/h以下的低速区不作具体要求。这说明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在低速区的基本误差相当大,标准不便于作出硬性规定,表明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在低速区的线性是非常差的,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转速表、油量表和水温表都有类似的问题。就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所用的技术手段而言,无法克服低速区线性差和精度不高的不足。我国加入了WTO,标准要与国际接轨,关于汽车仪表基本误差的规定肯定比现行国标要严格(现行国标针对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制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将不能满足国家新标准要求而被淘汰。
        2.重复性好,因取消了游丝,也不需要使用阻尼油,再加上指针由步进电动机直接驱动,而步进电动机受单片机数控,彻底克服了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重复性差的不足。c.分度均匀。由于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的指针位置是由合成磁场确定的,其线性差的问题难以解决。虽然常采用低速区和高速区不均匀分度方法加以纠正,但这样会导致高速区和低速区指示精度降低和分辨率下降。而步进电动机式汽车仪表完全可以实现在整个指示范围内分度均匀一致。
        3.响应速度快、无抖动。由于没有阻尼油,其指针响应速度很快,从初始位置零点到指示最大值位置,指针转动时间一般小于2 s。另外,因为步进电动机式汽车仪表可采用计算机数据滤波等多项技术措施,同时也不增加硬件成本,当输入信号恒定时,指针无任何抖动,这是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难以做到的。
        4.可靠性有根本改善。由于取消了针轴、游丝、线包、磁屏蔽罩和机械零件,所以,它的故障率很低,几乎可以免维护。
        5.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根本保证。由于步进电动机式汽车仪表省去了全部机械零件,不存在模拟电路电子式汽车仪表在装配过程中针轴与轴承间间隙不一致、阻尼油阻尼不合适等问题。在装配后基本上不需要再调整,也不需要校表。因此,不仅大大地简化了装配工艺,而且产品品质易于得到保证。
        针对仪器仪表和测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需要从我国行业现状出发,对比国际发展水平,分析我国现存不足,从不同角度着手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加大专业创新投资力度,灵活应用各项新型技术与理念,促使仪器测控向国际发展水平靠拢。
       
        参考文献:
        [1]陆建.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16):140~141.
        [2]肖米.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