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8月   作者:林荣华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境界也更上一层楼,当然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萌芽和不断持续发展。在整个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正当处于青春期的关键发育时期,正需要较强的身体素质锻炼,加强身体免疫力,而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有此。体育课不仅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更能够让整天埋头学习的学生暂时到户外调解身心,舒缓心情,形成劳逸结合的学习模式。而趣味田

林荣华   福州市长乐区农业中学  350217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境界也更上一层楼,当然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萌芽和不断持续发展。在整个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正当处于青春期的关键发育时期,正需要较强的身体素质锻炼,加强身体免疫力,而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有此。体育课不仅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更能够让整天埋头学习的学生暂时到户外调解身心,舒缓心情,形成劳逸结合的学习模式。而趣味田径教学,则是体育课堂当中必不可少的教学。那么在教师教授体育课时应如何更好地,灵活运用趣味田径教学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更好地灵活运用,趣味田径教学方法,使得体育教学质量能够有所提升,同时也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关键词】趣味田径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灵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61-01

        一、灵活运用,趣味田径教学的意义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体育课极其枯燥乏味,因为不仅需要消耗学生自身的能量,还要不断重复一些学生看来毫无意义的肢体动作。某些学生有这样的看法,其原因之一是传统体育教学实践方式的弊端。所以在新教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充分弥补了其弊端,并想出了解决其问题的有效方法,这就是趣味田径教学的出现。此教学能够在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同时,也起到增强学生体育素质能力。此方法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度。例如立定跳远竞赛,组织所有的学生分成男女两队,两队之间再细分成小组,各小组之间先比拼,最后决出两组的第一名,但这只是第一回合。在此回合之后,所有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专项训练,争取比上次进步多一点,或者给自己定个目标,争取超过班上某位同学,再练习的时候个人与个人可以组成团体,互相分享经验和方法,彼此共同进步。这是趣味田径教学的一个小例子,不仅加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也加强了学生立定跳远此专项体育技能的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特征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因素的影响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体育教学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这就势必会影响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动积极性发挥,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化学习发展[1] 。体育教学中由于没有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运用,只注重传输体育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兴趣的培养,这是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的。面对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发展形势,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就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水平。
        (二)初中体育教学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特征
        初中阶段体育课程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这就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应用,趣味田径教学方法的应用就显得比较重要。趣味田径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在活动的竞争性层面。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输关键技术,然学生模仿形成训练,学生机械化的学习,显然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效率比较低下,而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科学运用下,就能有助于学生在活动正提升竞争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水平。



        三、具体运用,趣味田径教学的方法
        (一)做好课前热身准备,活跃课堂气氛
        在体育教学课堂当中,不可避免地要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的活跃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实践课堂开始之前,先进行一项和本节课堂有关的,需要学生掌握并加以锻炼的小游戏,以此在课堂开始之前营造好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百米接力赛,以此作为课堂开始时的热身运动,通过接力赛先唤醒学生的身体感官。让学生在进行热身之后,练就能很好地适应体育技能训,不至于让学生一时无法接受,这也是保护学生身体状况的一个好方法。
        (二)采用趣味模式,加强学生体育技能
        在体育课堂当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体育技能总共分为跑、跳以及身体部位力度锻炼,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之前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课程,可能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如果采用趣味田径教学的方法,在训练学生基本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的游戏,那么则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例如在训练学生的运动反应能力即短跑、长跑能力时,可以组织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首先在场地规划好一个固定的长方形,足够容纳下班上所有同学适当地活动,接着挑出十五个同学组成一排的老鹰,其余的同学自然就充当小鸡的角色。让一排的老鹰站在长方形的中间,每一次小鸡躲过老鹰成功到达对面的阵营,就表示在这一回合胜利,而被老鹰捉到的同学在此次比赛中失败,最后一只躲过老鹰防守的小鸡则为此次比赛最终的胜利者。其实,在这个简单的游戏当中,不仅仅考验了学生的思维运转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以及学生的遇事反应速度,这就是趣味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课堂当中的灵活运用。
        (三)重视课后恢复,有效调整课后状态
        有部分身体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在经过一堂运动强度大的体育教学课堂下来,再做到快速调整自身的身体状态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时候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作为一名调整学生状态的辅助者,加强重视对学生状态的课后恢复,以此才能够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堂课的学习中。在进行完体育技能教学课堂训练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平复情绪的课间操,以此来慢慢调整学生的状态,从而不会影响到学生在下一堂课中的表现。当然正确的课后调整还可以预防一些突发事故的发生,确保课后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出问题。
        结语
        总体而言,趣味田径教学已经慢慢渗透到体育教学课堂实践活动中。体育教师应该将相关的体育技能和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但是教师还应该加以注意的是,在将两者相结合的时候强度不应过大,以免学生的承受能力不足以承受如此大强度体育活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每一堂体育实践教学课后,总结本堂课的不足和优点,在课后不断挖掘新的趣味性田径活动方式,并在下一堂课当中灵活地运用到其中。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的优点,并不断将其放大,并积极改正自身教学方式的缺点,不断改进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目标并投入到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施永林.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田径,2019(05):54-55.
[2]龙小林.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及教学策略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8(07):69-70.
[3]沈杰.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16(03):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