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8月   作者:陈琼英
[导读] 对于学生而言,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进行,思维能力等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渐渐得到了重视,因此,如何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也成为了诸多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下文将针对生活实际教学情况,对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展开讨论。

陈琼英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四小学  524005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进行,思维能力等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渐渐得到了重视,因此,如何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也成为了诸多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下文将针对生活实际教学情况,对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32-01

        引言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提高对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下文将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研讨,并提出策略提供参考。
        一、转换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教师以动画的形式来展示数学题目。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学生的成长方式已经变得十分不同,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接触并十分熟练的操作电子设备,而动画人物对学生也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小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清晰,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因此,如果教师不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那么,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工作是无法有效展开的,尤其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如果没有兴趣的加持,学生很容易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性等因素,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措施,增添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此高效的进行数学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除法》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乘除法计算,这对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当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时,教师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进行乘除法教学。例如,教师在教乘法时,可以以一道题为例:3乘以2。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动态课件,课件内容是,小兔子妈妈第一次给了小兔子三根萝卜,小兔子很快就吃完了,接着小兔子妈妈又给了小兔子三根萝卜。以此为背景,教师对乘法进行展开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当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时,学生就会进行自主思考,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探索相应课堂实践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针对同一道题目或是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解答或是讲解,以此帮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熟练运用所学过的综合数学知识,进而帮助学生锻炼、提高思维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当然,除了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也是同等重要的,发散思维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综合数学知识,而收敛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所学过的某一特定的知识点,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该合理运用。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时,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一题多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利用多题一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收敛思维。由于面积的求法有很多种,因此,在教学这一章节时运用这两种方法就比较容易。例如,求解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除了教授学生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选择其他解法,例如将正方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以及两个长方形的方式,进行一题多解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正方形面积求法的同时,也能掌握三角形以及长方形面积的求法,帮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同一个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训练其发散思维。
        三、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思考学习,高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在遇到自己不会的数学难题时,第一反应是自己进行思考,而不是提问老师,这对学生而言,能主动进行自主性的数学学习是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的,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但是,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的进行思索,如果无法取得有效性进展的话,会使学生觉得数学过于困难,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个人数学水平,制定适当的数学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自主思考以及学习,进而帮助学生高效的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时,在学习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时,由于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与图形息息相关,因此,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没有充足的工具,仅凭自己的想象很可能既浪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又可能无法解答出自己不会的题目,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遇到难题时先进行思考,但教师要规定时间,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自主思考时间只有十五分钟,教师还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激励学生,教师可以规定在十五分钟内将自己不会的题解答出来的学生将获得一个小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将难题解答出来时,教师也不要急于教授答案,教师可以利用三角形等教具,为学生演示图形变换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变换过程,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看过立体的图形变换过程后,再解题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结论
        思维能力除了影响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也影响学生的其他方面个人发展,因此,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的塑造阶段,思维能力启蒙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调整、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提高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景.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02):67-68.
[2]林海燕. 浅议核心素养下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 校园英语, 2019(4).
[3]黄秀芳.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 散文百家(下), 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