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8月   作者:甘仁元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小学教育逐渐被社会所重点关注,在小学教学中,数学作为重点科目,长期以来都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对学困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再加上小学数学部分知识较为复杂难懂,小学生思维较为稚嫩,对抽象性的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明白,使得班级内往往会出现部分数学学困生,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困生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帮助学困生健康成长。

甘仁元   广西南宁市横县云表镇甲俭村委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小学教育逐渐被社会所重点关注,在小学教学中,数学作为重点科目,长期以来都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对学困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再加上小学数学部分知识较为复杂难懂,小学生思维较为稚嫩,对抽象性的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明白,使得班级内往往会出现部分数学学困生,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困生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帮助学困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教育;课堂教学;逻辑思维;方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49-01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培养学困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材中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知识内容,覆盖的数学知识范围广,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内容,再加上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为稚嫩,在学习数学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吃力现象。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困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要以促进学困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教学目标,以提高学困生综合能力为核心教学理念。
        一、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内容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站在讲台上进行“填鸭式”的授课,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学困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本身就有一定的困难,过于单一、枯燥的课堂氛围不利学困生集中注意力学习,长期如此无法有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做出更新与转变,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班级内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通过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音乐等,充分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困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进行授课,将较为复杂、难懂,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简明、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困生面前,加速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学困生的学习,在课上课下积极与学困生交流,及时了解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进度,并根据班级内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必要时可以给学困生进行“加餐”教学,帮助学困生赶上班级大部队的进度。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困生勇于举手回答问题或者向教师询问问题,对于学困生的发言,教师要合理、尽可能地给予学困生正面、积极的评价,帮助学困生构建数学学习自信心,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困生的独立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本身的思维较为稚嫩,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带领学困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口述、板书的方式向学困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仅仅使学困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明白数学知识,而没有真正地明白理解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困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很容易出现“上课一听就会,下课一做就忘”的现象。


学困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相比较其他学困生来说更严重,一旦没有教师在一旁引导,学困生很难独立完成数学题的解答。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困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争取在学困生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完成。为了有效锻炼学困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布置抢答环节,在抢答问题的过程中,学困生能够完全独立地思考数学问题,并迅速做出答案,长期如此的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学困生的独立做题能力和反应能力,对学困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为了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制定奖励机制,对于班级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也可以用班费给学生准备学习用品作为奖励,充分调动班级内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由传统的教学中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为培养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好铺垫。
        三、培养学困生分析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对学困生分析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教导学困生熟练运用分析法,引导学困生针对数学知识中不同对象的特点,将不同的数学知识进行分解分析,使学困生能够从数学知识本质出发,由表层到深层地分析数学知识中的细节,在潜移默化地分析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综合法指的是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对数学知识的直觉思维,经过长期的练习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导学困生认识数字“7”的过程中,可以让学困生在两个篮子中放7个苹果,引导学困生分析得出6种分法,分别为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困生能够分析出7这个数字可以分为1和6、2和5、3和4组成,这样认识数学知识的方法就是综合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困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将综合法与分析法进行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学困生分析问题、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构建导学教学方式,激发学困生主动学习
        导学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困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可以给学困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困生在潜移默化的问题解答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导学困生学习体积与重点方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向学困生提问:“同样体积的棉花与石头,哪个重量更大呢?”教师引导学困生进行思考,并立足于数学逻辑思维角度进行解释。通过数学问题的提出,教师哪个有效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困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是小学生打下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这个时期对学困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大部分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困生对分析法与综合法的云哥用,帮助学困生养成独立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冬梅,怎样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增刊3):418-420
[2].钱咏梅,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
[3].鞋鑫,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