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区作为整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林园的绿化设计方面要严谨对待,才能够保证整座城市的生态环境稳定。在国家对于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价值体系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绿化景观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正好符合国家崭新的价值方向。
关键词:海绵城市;住宅区;林园设计
一、海绵城市概述
所谓的海绵城市理念是指整座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所遭遇的各种灾害时,城市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缓冲,能够承受住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害,在下雨时也可以做到吸水、储蓄水、渗透水、净化水,在城市面临着干旱天气时可以将之前所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因此,海绵城市遵循生态循环、安全性、因地制宜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住宅区的林园绿化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合理的利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更好的改善生态环境,在保证园林质量不受到影响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优化整座园林的水循环系统。从海绵城市理念着手对住宅区林园绿化进行设计,通过生态稳定、适宜性以及安全性等原则充分保证城市住宅的自然景致以及城市稳定的生态系统。
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住宅区园林绿化设计
(一)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合理规划住宅区内的园林绿地
实施园林绿化过程,住宅区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建立海绵城市核心所在。对于住宅区的绿地景观要素搭配,多采用乔、灌、草等相互搭配,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植物,能发挥基本的水土保函、降低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等作用。绿地土壤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实现雨水的渗透、保有、净化等,这是实现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核心循环系统。再者,以生物方式来净化大气水循环,这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能有效分解雨水中各类污染物,是现代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及应用初步方法。利用植物净化雨水,实现雨水富集、代谢、降解等,都是将来雨水生物净化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以住宅区绿地设计来看,很少有自然形成的产物,各类人工种植技术逐渐发展,为了节约面积,很多大型城市采用地下车库顶板种植的方式,能设计出立体地形绿化结构,对雨水收集效果很好。当地形过于陡峭时,地表径流量会增加,水体流动速度提高,对地表冲刷能力被放大,雨水净化、收集等都很困难。以立体地形结构来建设城市绿地,能以符合原有地形起伏结构的方式,建构多个大小规模的缓坡,建立下沉式草地,有利于地表排水、渗水能力提升,能实现园林绿化设计艺术性审美标准,为海绵城市提供地表径流系数降低的新空间,缓解各类排水压力。
(二)融入生态化的理念
以城市园林设计理念来看,现代技术在其中发挥作用巨大,污染结构结合GIS耦合技术后,对地表雨水有很好的收集、净化效果,是园林日常用水的主要来源,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对城市园林的设计,要通过整体模型的设定,将各个不确定因素全面考虑。分析园林设计方案时,要综合多个方案经验,结合地方建筑模式来比对选择,园林整体设计应该将水花坛、潭水路面等结合到一起,增加边缘位置节水设备,能将绿地设计中各类新技术应用其中。
三、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住宅区优化原则
(一)保证生态稳定的原则
“在城市建设中,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1]海绵城市更是需要对城市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全面考虑整个城市所设计的林园,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住宅区的林园绿化设计中也应当充分的考虑生态原则,在住宅区中应该当设计一些绿地、渠水、池塘等各种自然设施来充分利用降雨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做到自然的处理,提高整个住宅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遵循适宜性原则
海绵城市在实际进行绿植在栽种时,应当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土地、气候以及降雨量是否符合所种植植物的生长习性,然后选择适合该地区的植物进行种植。在住宅区的林园设计中,应当针对住宅区具体的地势情况、土壤以及微生物等实际因素,合理选择是否能够种植非本地的植物、是否耐水、抗旱的植物。
(三)安全性原则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开放空间必不可少,既可以提供市民娱乐、休闲、游憩的公共活动空间,也可以成为交通、排水、防灾避险等多种职能的载体,还是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方式。“海绵城市在处理洪涝灾害问题上,不仅仅依靠城市本身的排水系统,还要通过一些园林绿地等,减少洪涝问题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灾害,从而保证整座城市的安全性。” [2]在住宅区也要充分考虑洪涝问题对于居住区域的安全威胁,因此在林园设计时要适当的进行预防。
四、住宅区的林园绿化设计策略
合理运用生态植草沟的绿化方案。在林园绿化中,生态植草沟是一种在处理雨水积水时常用到的一种设绿化设计。这种绿化带可以将大量的雨水从草坡或者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将雨水自然引流、过滤处理。在住宅区中,将植草沟与整个林园相互结合,不仅可以处理积水的同时又不破坏整体的林园绿化风格。这种植草沟的种植物种的选择要考虑整个住宅区的绿化设计中是否可以添加水渠,所形成的水流是否会破坏该地区已有的绿化风格,以及在该区域降水少的季节,所种植的草沟具有观赏价值。“在我国的南北方大都以地被植物作为植草沟的主要种植对象,例如一些鸢尾、观赏草类等。” [3]在一些植草沟与附近的道路相接近时,也可以种植一些浅根性的乔木,还可以在其下铺垫一些鹅卵石作为点缀,增加景观的观赏度。
在住宅区设计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常见的下沉式绿地的设计方案,由绿植、砂石以及土壤来建造,作为一种具有雨水调节储蓄功能的林园绿地景观。由于雨水花园在种植物种选取上多选择耐涝耐旱的植物,且都是从当地选取的乔木、灌木等乡土植物。这些植物在涵养水土,减少土地表面的水流量以及促进当地的大气中水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整体景观对于保证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住宅区的建筑设计的一些专用的引流积水的渠道,这些地区往往较为陡峭,从而导致水流量过大过快,容易将地表冲刷掉,从而导致雨水在地面大量沉积,对于雨水在收集和净化时有不利的影响。因此这种下沉式的雨水花园就表现出了强大的蓄水优势,通过对于住宅区地形的合理设计,利用地势的高低,将建筑大量积攒的雨水冲刷速度减缓,然后引流到不同的区域,从而整体提高地表的排水、蓄水能力的同时,还为住宅区增添了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景观。
在住宅小区的林园设计中,应当遵循生态科学的相应方法来合理设计。种植的树木应当是以本地的树种作为主要的种植对象,在适宜的土地上,植物自身对于本地生态有着强大的适应性,本地的植物更容易存活。在当地的生态环境下,由于群落之间都存在天然的互斥性,非本地的植物很难融入本地的生物群落,因此保持当地生物群落之间的稳定性,是一种科学的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方法。由于住宅区面对的人数较多,在林园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林园绿化整体的安全和宜居度。在选择行道树时应当尽量选择一些比较高大的乔木作为种植对象,高大的乔木在夏天时可以给居民遮阳。“应当尽量增大林园间的草坪面积,草坪可以给居民提供属实的散步活动的空间。”[4]在种植一些会结出果实的植物时还应当考虑改果实是否对人体无害,避免一些小孩或者老人采摘之后会吃掉从而引发中毒等事故。在林园的整体设计上,应当以保证居民健康以及提高住宅区的居住适宜度作为设计的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将植物与住宅区域的建筑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美。利用植物所表现的颜色、形体以及质感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创造出与居住区的建筑相呼应的景观。
五、结束语
根据以上对于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区林园绿化方面设计的探讨,笔者认为住宅区的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整体的设计风格,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引入现代住宅区中,依据海绵城市理念设计住宅区的林园。在设计时,还应当时刻注意着是否适宜人们居住,是否有一个完整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否符合当地环境对于植物的要求等等问题,尽力做到林园绿化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相互结合,从而保证整个城市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还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更加适合居住。
参考文献:
[1]钱凯,文科军,吴丽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潜流园林湿地设计与运行效果[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9,025(003):223-227.
[2]苏云.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住宅区园林设计分析[J].花卉,2019,000(008):87-88.
[3]黄亮荣.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的应用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66(10):180-181.
[4]向旋.海绵城市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花卉,2019,000(008):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