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关于经济型住宅设施设计的要点与方法,要针对空间与设施设计相结合进行设计,以标准化的设施设计来进行布局,本文阐述了集约型设计的思想,从设施功能组合与多样化设计的角度,提出模块设计、一体化设计以及功能组合设计等设计策略。
关键词: 经济型住宅;集约型设计;设施设计
我国经济适用住宅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规划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大,功能单一
因为一些经济适用房规划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大,功能单一,居住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等脱节,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不高,居住环境、对外交通状况等难于改善,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因此很多城市控制大型经济适用房的规模,有些地方宣称经济适用房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将退出历史舞台。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现在很多经济适用房建成后供不应求,也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这项政策的拥护,也是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一种产品,能增加低价位住房供给并抑制市场商品产权房的需求和供给。
1.2.选址不合理
建造地点的设置也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有一些城市经济适用房的建造地点距离城市中心地带比较远,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所以有很多人担心出现住宅边缘化的状况。现阶段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住宅的边缘化会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给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2 我国经济适用住宅设计方法研究
经济房的设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遵循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选址
在制定住宅规划的时候,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建筑地段。场地的自然条件包括资源、地形地貌资料、气象设计资料(气温、降水量、风、云雾及日照)、水文地质资料(包括水位、水温、地而水资料,水的物理化学性能)、工程地质资料等等方而。从建筑节能和生态环保的方面考虑,住宅布局应该的适应当地的气候:在北方住宅的布局比较集中、围合感比较强,住宅的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南方的住宅由于受到温热潮湿、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影响,住宅布局比较分散、舒展,空间比较通透,通风效果也比较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节省造价,改善居住环境。所以选择住宅用地的时候应该大致掌握几个原则:符合总体规划;节约用地;环境保护等等。
2.2.结构体系设计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居住区的户数控制在10000-15000户左右,按照规划组织结构可以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由于建筑功能比较单一,住宅建筑单体的体量也比较小,但是占地面积比较大而且数量多,所以规划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群体组合和功能分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2.3居住区绿化
离开城市市中心一段距离,给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在地价相对低廉的地区比较适合建设公园、庭院、街道绿化和各种绿地等等,使得低收入者的居住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
居住区设计应该重视环境的设计,在城市中间尽可能使生活接近大自然,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制造氧气,使物散发出来的物质具有杀灭细菌、净化空气的作用。
3 集约型设计的内容
3.1 功能集成与组合在经济型住宅设施设计过程中, 首要满足的就是功能性要素,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协调造型、使用方式、色彩、结构等方面关系,以满足用户需求.设施一般可以分为基本功能与附加功能,基本功能是一个产品所必须存在的、能够定义产品属性的功能, 而附加功能是在基本功能之上额外增加的功能,附加功能的添加不具备随意性,必须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产品的实际使用环境等适当添加.在经济型住宅设施设计中,首先得区分好设施的基本功能与附加功能,必须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用户的需求、居住环境与空间的实际情况巧妙的添加附加功能。
3.2设施组合的多样性住宅设施的使用, 势必会与环境、 空间发生一定的关系,一方面是通过设施自身的使用方式与收纳方式的变化,来实现空间大小的变化,另一方面扩大设施的使用场景,使同一个设施能够适用于家庭不同的功能空间.除了使用状态的多样性设计也要考虑在设施放置、储藏以及运输过程中设施的空间节约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巧妙的运用结构设计或者机构组合设计,通过拆卸与组合、隐藏与拼装等来实现设施不同状态的切换, 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或者节省空间的目的。
4 经济型住宅的集约型设计策略
4.1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是选择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为单体模块,通过组合、拼接、替换等方式形成新的产品,一般来说,模块可以是功能单体,也可以是具有独立功能的功能集合,但无论怎么变化,模块都要从统一、标准的角度出发,方便更换、组合或者维修.模块化设计可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减少开发项目,从而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够以模块自由组合为途径,实现模块间不同方式的变换,从而实现个性化产品的自我设计与使用.在模块化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功能模块设计.基于产品功能系统或者功能树,将产品拆分成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并对这些模块进行分别生产,最终优化组合在一起,形成成熟的产品. (2)造型模块设计.从生
产制造以及结构组合的角度出发, 将设施的整体造型分为若干个小的造型单元, 既简化了加工流程、 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又丰富了产品家族系统的整体性或者延续性. (3)细
节模块设计.基于零部件或者配件设计的考虑,给他们一个设计或生产的约束,保证其能够直接应用到设施上。
4.2 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设计是基于产品系统设计的视角, 将设施设计与空间设计相结合, 运用整合设计的方法进行整体设计.这要求设计师首先建立系统的概念, 找到不同设施之间的内部联系,然后根据用户需求,结合空间尺度以及人机尺寸关系,使设计内容符合实际要求,最后也要注意在设计过程中,协调系统内各部件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设计方式,可以从功能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以及生活方式一体化方面展开设计. (1)功能一体化.基于功
能结合,将具有相同属性的设施巧妙的组合到一起,使得产品具有多功能或者使用方式多样化,例如常说的“厨电一体化”就是典型的设计案例. (2)空间一体化.将设施与空间的结合看成一个系统, 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设施与空间的融合关系、设施的空间利用等等.在设计整体橱柜时,可以在造型与结构上进行创新,以节约空间为目标,便于小空间家
庭的使用。
结论
经济适用住宅作为我国住宅市场中的特殊产品,其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完成了部分政府推出该政策的主要目的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在某些环节上背离了政府的初衷,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适用住宅的理论体系、设计理念的完善,通过政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经济适用住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李昌浩,宋红毅,薛育佳,赵艳云.基于三维虚拟视觉及交互设计的室内设计平台建构[J/OL].现代电子技术,2019(7):53~56.
[2] 王洪羿,吴永发,李东会.满足老年人知觉体验特征的养老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9(4):136~137.
[3] 高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装饰创新探究[J].才智,2019(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