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 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初探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8期   作者:刘丽
[导读] 本研究通过对现代市政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现代市政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市政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路径,明确城市建设质量的重要性,确保城市建设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问题;对策;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要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建筑行业要求,就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保证建筑物的建设质量,使其能够安全稳定的投入到用户的使用当中。
        1市政工程施工需要遵循的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对于市政工程而言,其与城市化建设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要想提高市政工程整体水平,就需要在施工中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对于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方法等,需要嚴格按照既定标准和规范执行,不可擅自更改,同时在施工前,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设计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设计也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使其可以有效指导后续施工的有序进行。
        1.2经济性原则
        由于市政工程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所以相对比其他工程项目,其资金消耗也较高。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减少投资成本,需要市政工程施工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在施工材料和设备等性能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投入,同时提高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力度,以避免由于施工不規范而出现的变更情况,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3环保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得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环保性原则就成为了包括市政工程在内的很多行业需要重点遵循的原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应用环保型材料和设备,同时应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以此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在确保绿色施工的基础上,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2现代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市政建筑工程的不断开展,建筑市场的经济水平也不断提高,项目承包方与分包方之间体系正不断完善。然而,介于市政工程管理内容众多的影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对应的隐患问题。
        2.1施工造价管理问题
        针对现阶段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现状来看,多数造价管理人员在贯彻与落实动态造价管理责任的时候,往往多体现出责任意识不高、反馈效果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建筑造价的合理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单位未从本质处意识到实行建筑工程动态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建筑施工涉及到的造价管理因素显得掌握力度不足,导致终核算工程量的时候往往超出预算,各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亏损。
        2.2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施工进度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往往多由于现场施工秩序混乱或者相关指导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一般来说,施工进度管理造成的问题屡见不鲜,是多数建设工程频繁发生的管理问题。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多数管理人员对于既定的施工规范与流程并未做到严格遵守,导致现场工序出现混乱问题,严重影响后续施工效果。
        2.3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施工质量管理多以现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为主,通过利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可以进一步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合理。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往往会选择购进质量不达标的廉价材料,给现场施工造成严重质量隐患。
        2.4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多以人员管理、技术管理为主。其中,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始终是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有效的基本方法。而做好技术管理是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工序流程科学、合理的基本保障。

对于目前来说,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内容并未得到完全践行,导致现场施工出现较多隐患问题。
        3探索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路径
        3.1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除安全管理外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一般是要参考ISO9001的管理要求,对工程进行由上到下的管理。项目经理要对工程进行统一负责,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另外,要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文件,并贯彻实施,还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配置专职人员,责任到人,并且持证上岗。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还应该做好原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从源头上把关,杜绝因材料和设备不合格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发生。
        3.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对于市政工程施工而言同样不例外,所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此约束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加强相关人员和资金投入,确保管理工作可以起到实质性效果。另外,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需要管理人员给予重视,加大排查力度,最终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3.3加大事前审查力度,解决事故隐患
        工程质量的高低与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水平脱不了关系,所以要在工程中进行质量监控,提升建筑设备和建筑用料的质量水平。在建筑工程现场,要不定期地对工程所用的贴面材料、钢筋、砂、水泥以及外加剂等进行抽查,杜绝偷工减料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审查人员对每次的审查结果要进行公开宣告,不但使各方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用料质量情况,还可以扼制贪污腐败情况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人员的安全。
        3.4采用新型施工材料及设备
        工程质量的优劣,一方面由施工人员的施工技巧和能力决定,一方面由施工设备和材料决定。质量过关的材料能保证工程质量,而先进高效的设备能保证工程进度与计划相符。所以,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既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又要严格进行材料的筛选,同时还要选择适合的现场施工设备,保证工程进度。在进行材料选取时,应该满足品质稳定又可靠的原材料,因此需要对材料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选择与工程项目要求相符的材料用品。选择材料时,除了要满足工程质量需要,还应该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尽量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坏,或将损坏降到最低。 
        4?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
        近些年,我国获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建筑行业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直接作用于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其质量主要体现在其使用功能和外观方面。从某些角度来说建筑质量将直接决定企业社会信誉度与未来发展能力。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即便是轻微问题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果问题比较突出,甚至会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所以说质量管理与控制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其管理价值与管理作用不言而喻。不过从实际过程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建筑行业经常出现质量监管问题。比如有些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并没有切实得到体现和应用,监管文件没有能够有效执行、有效验证。工程项目时常出现材料验收、检验不到位问题。工程检验不规范、技术交底形式化、笼统化,工人不知道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需要注意的细节。质检员很难在检测中找到项目存在的质量风险,质量控制点管理与设置不规范、不合理,很多重点部位、关键部位都存在失控问题。不及时、不客观的质量评定限制了工程质量。部分企业没有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在项目操作中经常没有按图操作,出现违规操作问题。上述问题都会影响建筑业发展。而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管理与控制,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关键。
        5结语
        本文分析了现代市政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市政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途径:管理者应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探索应用管理手段。希望本研究能引起市政建设管理者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徐俊.基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对策[J].低碳世界,2016(22):213214.
        [2]崔卫君.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6(3):101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