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8期   作者:周裕炯
[导读]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摘要: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人民群众生活正常运行带来重要保障,已成为影响我国组织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技术飞速发展,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亦是如此。实践证明,在水利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影响建筑质量,还会对后期建筑使用寿命带来直接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并科学应用于施工的各个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受制于多方因素影响,我国水利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仍有待完善,技术水平仍待提升。
        关键字: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水利工程的基础处理特点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和常规的土木工程建设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施工环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无论是施工的建筑环境上和施工的工程量上,还是施工时间和施工的工期上都有着很大的局限。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1)建筑占地面积广,建设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需要大量的项目资金投入。(2)建筑环境特殊,大部分施工位置交通不便且地形复杂,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更高;。(3)由于建筑环境地理位置复杂,建设难度更高,对施工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经常出现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和无法掌握的施工环境影响。(4)水利建设在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也要确保基础建设强度。(5)人们日益增长的水电需求促使水利工程对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通过不断完善现有技术并开发新的工程技术,推进了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基于水利工程的这些基础处理特点,水利工程的施工对于每一个施工人员在技术上、能力上的要求更高,对于建设管理人员的责任也更加重大。管理人员的每一个决策都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工程进度,专业的从业素养则是工程施工的质量保障。
        2影响水利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建筑地点的土壤稳定状况
        决定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的是地基作业,如果出现差错,将会影响整个工程,其所带来的的损失更是无法想象的。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大都有湍急的水流,或者是泥泞的软土,如果地基建在稳定性不好的地方,会减少水利设施的抗滑性,从而降低水利工程设施的外部抗压能力,最终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2地基渗透
        这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第二大重要因素,如果渗透严重,它会破坏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的地基发生龟裂,甚至崩塌,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为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2.3基础沉降
        在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中,基础沉降现象既是不可避免的,又是最难以预防的。对于基础沉降这一现象,我们要防微杜渐,每个水利工程的基础沉淀度都有一个阈值,一旦基础沉降超过了这个阈值,那么整个水利设施都会产生破坏性的结构形变,严重影响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为整个工程的后续施工带来很大的隐患。
        3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3.1?锚固施工技术
        锚固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最基础的一类施工工序,因其施工简便性、经济型等优势,可极大提升整体施工效率。从水利工程项目整体来看,施工环境一般远离城市体系,且对水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水源周边的地质在水体侵蚀、渗透作用下,整个地理结构的稳定性将降低,如在此类土地上进行施工,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技术设定,以确保地基施工可满足整体工程建设的需求。锚固技术的应用则是增加地基施工的稳定性,通过将拉力杆的一端穿插到地基岩层深处,另一端则与地表建筑设施相连接,此种结构的组合形式,可直接将岩层与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平台,而非是以地基层为受力点,这样建筑物即可获得较高的结构力,提升整体建筑设施的承载力,为后续工程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3.2水泥土的应用
        水利工程由于长期遭受到来自水流的冲击,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其使用价值与性能稳定,还可以使用水泥土做加固使用,帮助其基础部位的强度,保障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在使用水泥土前,需要技术人员做好勘察和测量,确定泥土的用量以及水泥土的运用部位,确保其使用成效。与此同时,伴随建筑技术的进步,目前水泥土的使用可以搭配水泥灰等其他的原材料,根据专门的比例做好水泥浆的混合,使用水泥浆浇灌到项目的内部,以自内而外的方式,加强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在使用水泥土的技术方法时候,灌浆法是最为主要的手段,而灌浆法的使用具备如下要点。首先,灌泥浆必须根据预制的比例进行调配,确保整个原材料的质量可靠。其次,水泥浆具备一定的保质期,在制作的时候必须做好储存条件和防护工作,避免水泥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3.3粉喷桩技术的应用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粉喷桩要求施工环境高度整洁、平坦,要使用整平机做好辅助的处理。其次,桩位的选择。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要求,对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数据核准,然后按照施工进程选择桩位位置。将可变的动态数据调整为静态的准确数值,尽可能降低具体位置确定的难度。位置选择后要进行数据确认以及桩位标信息回收,为后续的原桩位复位提供数据帮助。再次,通常情况下,桩顶和桩底必须把控好高度限制,通常情况下其高度在距离地面半米作用的位置,切忌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出现。最后,桩身的垂直度也需要做好测量,一般情况下是垂直进入地面,其倾斜程度不得超过15%,以免引发其他的风险问题。
        3.4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一般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个阶段,通过两个施工工艺的契合,确保建筑整体施工的完整性。先张法的施工一般应用于前期,增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前期建筑呈现出的性能满足施工需求后,则可进行接下来的后张法施工,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性优化。尤其是在沉降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起到的效果较为明显,例如,采用夯击法、静压法等,将建筑结构最大限度的穿插到地基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提升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确保在地基承受极限范围内,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3.5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面对水利基础施工环节出现的地基沉降等现象,部分施工单位也尝试通过运用预应力管桩技术提高地基承载力予以有效解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两大种类,地基基础施工环节常用震动法、射水法、静压法、锤击法等方式沉降管桩。实践经验证明,预应力管桩技术存在单桩承载力高但造价便宜,对各类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管桩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等诸多优势。预应力管桩技术常见于高层建筑项目建筑领域,用于解决不良土质等因素造成的地基承载力不足及压缩变形问题,在水利工程基础施工领域应用环节还有待深入探究。
        结束语:综上所述,水利基础施工技术方法既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强化施工环节的安全程度,又能够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对水利工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施工单位要通过锚固法、预应力管桩法以及水泥土等各种方法,实现对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把控,为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为提高基础施工技术,水利施工单位还要强化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及相关方案,强化日常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以此为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的科学、高效、持续运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世雯.水利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2):52.
        [2]刘军,梅淑霞.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分析[J].河北水利,2019(10):38-39.
        [3]王艳.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3):298-299.
        [4]郑兆余.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4):157-158.
        [5]于婧.水利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0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