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逐渐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电力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都比较容易出现故障,不仅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还会危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浅谈加强电气安全技术及提高电气安全防范的科学有效措施,以期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气;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电力的发展和应用,但是不同行业的用电情况与电气安全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易导致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企业应不断引导人们提高用电安全意识的同时,强化用电安全技术,加强电气安全防范,才能有效避免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提高人们的用电安全质量。
1电气安全的意义和危害
1.1确保电气安全的意义
电气安全是针对电气使用过程中,对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着用电安全的方方面面。电气安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影响着不同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但是电气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确保电气安全对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电气事故的危害
电气系统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电气故障,一旦故障发生就会出现跳闸、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不仅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影响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甚至严重情况下还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一定要做好电气安全防范工作,提高用电安全性。
2强化电气安全技术的方法和提高电气安全的防范措施
2.1隔绝带电体
在电气运行过程中科学有效的隔绝带电体可以起到强化电气安全技术的作用。隔绝带电体主要有绝缘封闭、屏护隔离和增加间距三种方法。绝缘封闭是指使用绝缘材料封闭相关带电体,隔离不同导体,使得电流正常运行,起到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的作用。屏护隔离通常是将带电体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使得电气设备正常运转。这种方法适用于不适合使用绝缘材料或是绝缘材料不能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增加间距是指根据不同电压、设备类型和安装方式等不同因素增加电气设备安全距离,起到提高电气安全技术的作用,确保电气安全。
2.2正确安装接地装置
通常情况下,有绝缘体包裹的金属材料不带电。但当绝缘体老化腐蚀出现破损就会出现漏电,这种情况下通过导线与接地线的有效连接保障安全性的电气技术就叫做保护接地。接地装置通常分为接地体和接地线。接地体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类型。接地线则可分为自然和人工,或是干线和支线两种不同的类型。在安装接地装置时要按照操作方法进行正确安装和有效连接。首先,要确保接地装置远离与人行道路和房屋出口。其次,要单独连接接地支线与接地体,切忌串联连接。科学正确的安装接地装置才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提高电气安全性。
2.3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电气安全防范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主要是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发电厂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可以对电气设备的采购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整合,及时反馈不同设备的购买情况,提高电气设备的流通性,从而在保证电气设备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电力企业可以对不同的电气设备进行划分,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评估标准,这样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不良状态的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的追踪,定期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提高安全用电的认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自觉主动的进行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工作,减少电气设备出现安全故障的可能性。
2.4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电力企业还应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人员管理,才能促進电气安全。首先,企业要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分批培训,务必使每一个工作人员能够将这种安全意识融入于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举办安全技能比拼的方式,进行适当奖励,提高工作积极性。其次,企业要制定出严格的考核制度,制定阶段目标和阶段计划,为员工设立量化的目标值。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进行定期考核,针对不同问题进行记录和解答。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安全管理平台,对不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电气安全问题进行回答和解决,保证数据的共享和沟通,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电气设备等级表来对不同设备进行分项记录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相关检修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电气安全。
2.5建立健全的电气运行制度
在电气运行中要不断建立健全的电气运行制度,形成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电气运行制度的建立可以简化不必要的操作,对管理层级进行合理分配。通过科学明确的电气运行制度可以规范各项施工,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其工作热情。电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建立分工明确的管理机构,自上而下的设置不同等级。例如可以设置最高级为中心控制区,其次为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监督部门、检验维修部门,最后落实到小组和个人。通过这种细化的分层,将电气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有助于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电气安全提供保障。电气安全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因此除了电力企业要提高电气安全技术,增强电气安全防范工作,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着电力提供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学习用电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安全用电,提高用电质量。
2.6注重设备检查
检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接地的效果,只有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去。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需要我们做好全覆盖式的检查,要保持一个预防的心态来进行设备的检查,分析得出其可能会发生的设备故障,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对于设备也要做定期的检查。从而有效的保障接地设备的有效运行,还要时刻注意电气设备是否有破坏环境的现象,一旦发现此类问题要及时反映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对于设备的检查工作,要有周期性,并且检查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要主要检查接地装置的不导电性,要尽可能的避免其与工作人员发生直接接触。在日常的检查中,还要特别重视一下其屏蔽性能的好坏,检查防护材料能否良好的发挥作用。还要时刻保障周围环境的整洁性,减少环境对接地装置的干扰。
2.7完善设备防雷接地
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雷雨天气,如果电气设备不能及时做好接地处理,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防雷接地工作做好之后,可以在雷雨天气对设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对设备进行防雷接地处理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安装避雷针、避雷网以及避雷带这些设备来进行防雷接地,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隔绝雷电,可以将雷电在一瞬间极强的电压转载到大地上,由大地来稀释这种强大的能量。在电气设备的防雷电施工过程中,必须对防雷接地线路进行独立的设计,保障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的线路不和防雷接地线路相混淆,避免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基于此,还需要相关的企业和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监测工作,以便保证防雷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用电无小事,电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尽管随着电力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电气安全事故也屡次发生,但是电力企业也在逐渐使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电气安全技术,加强电气安全防范,为我们的用电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瑞芳,张远.电气安全和技术防范[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44(05):86-87.
[2]刘迎伟,刘珊珊.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门窗,2017(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