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是人们生存最基本的经济基础,是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料和资源,土地管理关系到农村、农民的最基本利益。当前在农村土地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对土地流转不规范、节约用地意识缺乏、资本转化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土地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策略
前言
土地资源不管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集体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对于土地的依赖一直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以土地为资源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前,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变化,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土地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行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矛盾逐渐凸显。农民的个人利益与土地息息相关,只有做好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增强农村土地管理有效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必须要做好农村土地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工作,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根本权益。
一、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管理、规划意识缺乏
当前,我国仍有部分地区在土地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检查不够仔细深入,农村土地管理意识缺乏,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土地的规划和使用管理。导致违法用地的现象还存在,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用地比例失衡,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占用农村用地,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土地管理效果差。当前部分地区农村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方案,房屋建筑规划不合理,道路建设后缺乏维护,公用土地占用现象普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大,建设用地划分缺乏确认,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纠纷。
(二)土地流转不规范
“土地流转”在当下的农村是一个“热词”,各级也均在积极探究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不可以擅自更改土地的使用用途,不可以大于二轮承包期限。但是从目前来看,土地流转不规范的地方较多,更改土地使用途径、流转期间不签订法律文件等现象存在。部分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将农用土地承包后,增加延期条件,导致农村群众效益的获取受到制约。
(三)节约用地意识不足
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向往城市生活,尤其是年轻一代“土地情结”出现了下降趋势,年轻一代的父辈绝大多数留在了农村,但由于年岁较大,基本不能从事农村生产,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另外,土地整改时效性差,严重影响农用耕地的管理。
(四)土地资源配置模式落后,耕地矛盾突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加优质和集约化的农村土地从事生产,但现实表现为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到户后,分配制度多年未变化,大多数农户家中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口数不一致。土地分割分散、凌乱,条块化严重,难以满足现代化种植技术的要求。多数农民受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再种植粮食,严重影响到耕地质量。大多数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农村耕地荒芜现象普遍,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耕地扶持政策,但是受种地效益低、种地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大量闲置的耕地,不同程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宅基地违法买卖与建设现象存在
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以及一些地区政府的不作为,一些农民出现了骗取国土单位批文,违规自建房屋。部分农村群众进行违法房屋买卖,在缺少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手续的情况下,将房屋专卖给非本村居民。
(六)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符合市场客观规律
《物权法》对土地补偿等相关条款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比如其设置了土地补偿、社会保障、安置补助等条款,但这些法规条款并没有体现出土地使用的潜在价值,所以其也是不符合市场客观规律的,不具备科学性。
二、农村土地管理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土地管理体系
农村土地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制度支撑,要将农村土地使用审批模式改为使用登记模式,健全土地登记制度。针对农村劳动人口的变化,废除以往的人口分配机制,将农村土地使用权给农民,由农民自行决定土地使用权的继承与买卖。
(二)呼吁农民节约用地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中,农业土地资源私有化,家庭承包土地管理模式逐步开展。乡镇农村干部应加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培训,提高大家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不断创设良好的舆论气氛,提高农民节约用地的意识,进而从多个角度节约使用农村土地资源。
(三)做好农村宅基地的规范管理
在我国用地规划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合理安排土地用途,确保耕地不受到破坏。在具体的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土地的置换政策,加强农村宅基地的规范化管理,严禁私自建立房屋。对农户一户多宅的情况,不允许其获得新的宅基地。各村级政府应鼓励农民集中居住,将空闲房、老宅基地以及荒废土地用于耕种。在农村土地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不破坏耕地的原则,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于上文中提到的宅基地违法买卖的问题,必须从法规制度层面杜绝这种行为发生,没有买卖也就没有违规建造,要及时向群众宣传购买这种房子的危害,让群众认清购买这种房屋不受法律保护。
(四)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监督力度,引导农民正确流转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结合土地承包管理出台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村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承包流转的土地,绝不可以改变其使用性质,流转年限也必须要控制在承包期使用年限的范围内。各村级政府应重视土地流转管理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流转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控制整个土地流转流程,规范化管理土地流转的具体范围,充分参考相关的政策制定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保障土地合理性的流转。田块的分散会阻碍农村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机械化发展。不少农民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要构件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民土地流转后的后顾之忧,正确引导农民进行自愿的土地流转。要注重提升土地流转的档次,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实施流转,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流转的档次就是利用土地流转来积极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实施产业的不断优化,这也是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应有之义。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改革的制度体系
目前实施的农村土地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在此制度体系下,农民可以实现长期的使用权,废除“按人均包”。制度体系是管长远的工作,农村土地改革涉及到农户的切身利益,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农户心中就不托底,政府开展工作就缺乏公信力,必须要建立兼顾个人、集体和国家三个层面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这一点不管对于土地流转还是土地的“三权分治”均至关重要。同时要注重农村土地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由于土地改革在我国也是首次实施,这其中肯定会遇到不少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难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要积极发挥好市场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监督作用,必须以农户权益的保护为根本,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着力在制度层面实施创新发展,以制度体系来引领土地改革的实践向前推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农村农民中存在的“土地情结”正在消退,新时代的农民正逐步走向城市,现阶段对于农村土地管理的认识必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来,这关系到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只有高标准做好农业土地管理工作,才能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相关责任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土地的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现行的土地管理模式,促进土地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赵专徳.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283.
[2] 陈梅.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智能城市,2019,24:90-91.
[3] 马向东.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