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振兴,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加强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扎实的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做好农村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的建设,建设美丽的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需要分析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优化路径,不断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路径
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国要振兴,乡村必须振兴;中国要更美,乡村必须美。经过多年的城镇化建设,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广大农村地区“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国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云南提出了“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云南省人民政府为实施新一轮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2016-2020)行动计划》,在城市全面实施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拆除危房违规建筑,增加绿化面积的“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在农村开展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七改三清”行动,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特色风貌,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和幸福家园,让人民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1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重要的抓手,是补齐城乡人居环境中农村人居环境这块短板的重要手段,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让农村真正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才能够保障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不仅可以愉悦村民心情,而且也能够改善村民身体健康水平。通过打造清洁、干净、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可以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殷切关爱,也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获得实惠,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提升,才能够全面提高整个城市的形象。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还可以吸引游客来到农村地区进行游览体验,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
2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
2.1农村国土空间规划滞后缺少科学可执行的村庄规划,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少规划引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严重滞后,现有村庄规划可操作性不强,缺少可执行性。导致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了整个农村地区建设布局无序、建筑风貌不统一、道路狭窄等问题。目前乡镇村庄规划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负责管理。但由于农村地区幅员辽阔,乡(镇)村庄规划管理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作用不明显。导致农村村庄规划形同虚设,村民未批先建、乱搭乱建情况突出;进而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2.2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总体比较落后。特别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这一问题就更加严重。通过多年新农村建设以及脱贫攻坚项目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依然突出,还存在许多急需完善的方面:村委会连接乡(镇)人民政府间道路基本普遍实现了硬化,但村委会与村小组间、村小组与村小组间仍然存在很多的土路;这些道路缺少独立的排水和防护设施,道路通行能力差,存在安全隐患多。农村地区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薄弱,垃圾环村、污水横流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圈舍建设不规范,缺少必要的禽畜粪便处理设施,严重的污染了农村人居环境。农村集中供水能力不足,目前农村地区集中供水覆盖率不高,存在集中供水设施运行困难,有设施无供水的情况十分普遍。农村地区公厕数量不足,户厕污水收集处理难度大。
2.3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运行难度大,缺少上位政策支持
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最有力的手段就是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运行社会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硬件方面投入是一次性的,但后期运行和维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目前农村人居环境项目社会资本介入较少,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运行机制缺少上位政策支持,特别是运行维护收费政策的支持不足。目前农村人居环境运行和维护主要靠“村规民约”,收费缺少法理依据,存在收费标准制定流程不合法,收费标准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执行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执行难度大。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硬件设施建设完就成为摆设的尴尬局面,没有充分发现这些设施应有的作用。
2.4农村文化环境建设相对薄弱
良好的农村人居文化环境不仅能陶冶村民的生活情操而且能够涵养他们的德行,反映着一个村庄的文明程度,蕴涵着一个村庄独有的气质。然而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人们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认识的偏差,部分地区的农村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注重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将更多的目光、精力和具体工作聚焦到规划村庄的布局、改造农房、整修道路和治理垃圾等方面,而在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相对滞后,这使得一些农村的人居环境缺乏人文气息和亲和力。部分农村缺乏休闲娱乐空间和平台,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品质。
3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路径
3.1编制科学实用的村庄规划,提高公共设施利用效率
目前自然资源部着力推进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出了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合理规划村庄搬迁撤并,合理利用乡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做好乡村地区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在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好“无规划不建设”的方式,提高公共设施利用效率,减少大水漫灌式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在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过程中要按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要求,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突出,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规划建设。
如一些农户较少且较为分散的村庄可以考虑先搬迁撤并;而农户较多较为集中的村组则要做好村庄集中供水、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公厕、活动场所、道路、亮化和绿化等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同时建立配套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的保护工作,提高农村地区的社区管理水平,提升农户集体参与意识。
3.2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关键还是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全国50多万个村委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资金全靠国家投入是不够的;各乡(镇)、各村委会在统筹多层级、多领域资金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投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资金投入合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同时乡(镇)和村委会要积极争取上位政策支持,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资金统筹使用上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其次还应积极争取人居环境环境项目运行收费方面的政策支持,坚持“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逐步打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通道,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模式,科学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运营。
3.3建立科学的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是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要以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为总抓手,以保护促开发,让广大农村地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构建完善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标准和规范合理的奖惩制度,依据农村户籍人口数量合理布局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厕和活动场所等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引导村民认真践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测,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监测的精准性,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另一方面,村委会要制定自己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尤其是对农民乱砍乱伐、私挖乱采、乱扔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乱捕乱抓等现象给予惩罚和批评教育,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典型给予奖励宣传,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刚性的制约和柔性的管理,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3.4创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积极推广标准化建设
农村地区具有农村的特殊性,照搬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未必能够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只有结合农村环境实际,创新建设模式,普及标准化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的各种人居环境问题。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集中圈养、科学养殖”的要求,改进畜禽养殖方式,大力推进畜禽集中养殖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普及农村垃圾分类,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垃圾是农业生产造成,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垃圾是可以通过堆肥处理后形成农家肥返回到农田,比如秸秆、人畜粪便等,通过建设推广堆肥池、化粪池、沼气池等方式就地处理这些可降解的农业生产垃圾,既降低了农村垃圾清运总量和成本,又减少了村民农业生产投入,同时还美化了环境。积极推广“以电代柴”、“以气(沼气)代柴”,引导农村改灶与沼气建设、改厕、改圈相结合,减少污染排放。
3.5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事务主要靠村民自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运行依然要靠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村规民约,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管理制度列入村规民约,比如“门前三包”制度、家禽牲口圈养制度、环境卫生奖惩制度、保洁制度等;同时制定检查评比办法,采取定期检查评比的方法激发村民讲卫生、护环境的热情,并对检查评比优秀的农户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检查评比树立榜样“示范户”激励广大村民养成“爱好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3.6优化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
人文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在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过程中要重视农村人居文化环境的建设,将优美生态与文化元素相结合,着力打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农村人居环境。首先,在村庄空间布局上,增添人文色彩。村庄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着村容村貌,在空间布局上要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艺术设计,这样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内涵上都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其次,在房屋设计上,要遵循绿色环保实用的理念。同时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房屋的建设与改造中,尽可能做到统一建筑风貌,展现当地人文内涵。最后,在农村人居环境中增加新时代文化元素。例如悬挂张贴一些与新时代相呼应的政治标语、具有感召力的文化标语;设置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设计一些与村史相关的雕塑或者物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村居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时,要发动农村群众,依靠农村群众,提高农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争取各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品质,从而把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建设成为融山水田园为一体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何理.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建设措施[J].城市建筑,2019,16(21):122-123.
[2]王小芳,李亚军.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思考——以吕梁市柳林县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1):72-74+78.
[3]李星,叶勇,许红梅.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梅坪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01):74-80.
[4]贾媛媛,金鑫,秦旭升.乡村振兴视角下小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策略研究——以毛集镇镇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3):51-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