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2期   作者:赵海霖
[导读] 近年来,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摘 要:近年来,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然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出现。生态环境污染不仅成为制约城乡规划建设进程的主要原因,也成为阻碍区域经济可持续前行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生态型城乡规划的内涵,介绍了城乡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最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践行路径。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乡规划设计;环境污染
         从常规意义上来说,生态理念是指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则是指维系经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然而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普遍存在盲目注重工业建设,而忽略生态建设的问题,这不仅导致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严重失衡,还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发展差距。
         1、生态型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
         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的。换言之,城市是生态环境污染的中心。但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污染源也随之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国家环保部门于2007年正式出台了《城乡规划法》,旨在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
         生态型城乡规划就是利用城市和乡村的地理位置优势,协调建设功能区布局规划,优化空间要素配置,确保城乡和谐进步。要想全方位动态化掌控生态型城乡规划进程,必须践行如下几方面路径:首先,确保所有的城乡建设活动都能够在既定的、合适的规划范围内进行,并由监管单位对建设活动实行现场指导。其次,加大城乡结合部规划改造力度。一直以来,城乡结合部都是“三不管地带”。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与乡村都将其排除规划建设范围。针对此,在生态型城乡规划进程中,务必加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改造。
         2、城乡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
         在新时期背景下,城乡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城乡发展现状,融合时代特点。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2.1融合多元化要素,凸显时代感
         从传统思想观念角度来说,城乡规划设计就是对城乡的具体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而且这种规划设计往往仅落实到一张粗略的示意图上。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东北地区某城乡规划设计文件为例。该文件涉及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城乡建筑规划设计、城乡道路规划设计以及城乡市政规划设计三方面。但事实上,与其说是规划设计文件,倒不如说是建筑工程示意图、道路工程示意图以及市政工程示意图。
         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硬件设施配置以外,还要融合多样化元素。例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深度考虑现有人口总数与增长趋势,预留充足的土地空间,在确保人口密度均衡性的基础上,优化劳动力资源分配。另外,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还需考虑特色经济发展水平,以期为区域经济的持续性、稳定性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2.2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冲突
         在当代社会前行进程中,土地资源逐步演变成稀缺资源。同时,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也催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土地交易价格持续走高、土地非法占用、房建工程偷工减料等。为此,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概况进行调研;与专家学者共同商讨规划设计方案,保障规划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与相关职能部门展开沟通交流,协调解决城乡规划设计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
         2.3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城乡规划设计首位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简单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那么人类的生存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但事实上,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应有的重视。为此,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开展任何规模的建设活动,打造任何形态的产业,都要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由此,构建能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为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达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3、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策略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应当践行如下几方面路径:协调城乡空间架构,形成统一的空间格局体系;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践行振兴乡村战略;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下面就将对上述措施展开具体分析。
         3.1协调城乡空间架构
         首先,对城乡建设发展实行统筹规划,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限定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生态红线,形成集约生态的城乡空间格局。对城乡经济发展规划、城市产业规划、乡村农业规划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予以协调,形成集城镇建设空间、重点产业发展空间、特色农业发展空间和生态环境保护空间于一体的空间格局体系。
         通过“多规合一”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城乡空间布局规划,优化空间要素配置。借助“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线,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3.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型城乡规划设计也要重点考量经济发展问题,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换言之,就是转变发展理念,摒弃粗放化的发展模式,尤其要控制能源损耗,减轻环境污染,从而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从农业规划方面来说,相关部门应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逐步趋向绿色化、原生态化、环保化过渡转型,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再者,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模式与生产手段,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先导型、能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依靠高新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样态,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以缓解不可再生能源供应匮乏的现状,减轻生态环境污染。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配置,是加快城乡建设发展进程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背景下,完善基础设施配置显得尤为重要。从生态理念角度来说,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趋向绿色化、环保化。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功能。
         例如,在城乡交通规划设计过程中,除要对交通路线与基础辅助设施进行设计以外,还需注重交通绿化建设。再者,扩大湿地面积,建设雨水花园,加强植被规划与保护,以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与此同时,还应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绿化植被予以修复,维系生态系统平衡。最后,从基础设施选材方面来说,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优选本土原产材料或节能环保材料,在增大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减轻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
         3.4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是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具有优化水资源调配,加速水生态系统循环,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等功能。但是,在以往的城乡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盲目注重使用功能,忽略生态环保功能的问题,导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针对此,在新时期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加大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视和投入,一方面确保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实际功能,满足生产生活的淡水资源需求,另一方面促进水利工程与环保工程的相互协调,全面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监测职能优势,以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合到城乡规划设计中,能够使城乡规划设计更具生态性、环保性、宜居性,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而且该理念的融合,对于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打造特色美丽乡村具有实际意义,加大乡村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洪星.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
[2]赵域博.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