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初探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2期   作者:王姝惠
[导读] 城市综合管廊是将城市的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等集中在统一的隧道空间内
        

         摘要:城市综合管廊是将城市的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等集中在统一的隧道空间内,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各类管线之间的冲突。目前,综合管廊已经成为保证城市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该文将就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优势

1 建设城市综合管廊的意义
1.1 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造成的土地污染
         为满足不同历史特性下的城市功能要求与当前日益密集的城市化进程的开展要求,人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升级道路、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由于受成本和城市人口的限制,传统的市政管线敷设通常采用直埋方式进行。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密集的市政管线需要扩容、改造与更新敷设。每次施工都需要大型机械沿着一定宽度的道路进行分段式开挖,而无计划性的施工和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工作做派给路面反复开挖施工埋下了隐患,加之地面建筑物不断更新,道路的影响和土体的干扰都给城市人口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带来不便。特别是道路建设的路基压实、钢筋敷设、路面黑化、路标地标安装等一系列工作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还会增加道路返修成本。因此,采取统一机制,预计城市发展规模,在预定轨迹上采用城市综合管廊统一部署,并将市政管线与工业管线统一纳入综合管廊敷设范围,最大限度缩小施工规模、缩短施工时间,综合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与市政管线泄漏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将城市道路一劳永逸地进行规划性建设,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全面改进传统直埋市政管线的各种弊端,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性与现代化水平。
1.2 保证土壤完整性的最大化利用城市空间
         传统城市规划发展进程中主要注重地面设施、道路、桥梁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而对市政管线、工业管线及其通信线缆等隐蔽设施往往是边发展边建设。这种被动式无序发展模式往往给后续新要求下的管线埋设增加了困难给城市土壤完整性埋下了隐患。市政管线有电缆、通信、供水、供气等几大类,在城市工业园区还有污水管线、蒸汽管线、输油管线等特殊类别。不同材质、不同管径、不同输送介质的管线在埋设过程中归属于政府不同部门和不同企业。其相互间往往各自为政,规划设计也仅仅是考虑自身需要和系统行业标准内的预期性设计。不同管线需要维护和定期进行腐蚀性检测,混杂埋设的输电线路会产生电化学腐蚀,从而影响供水管线。供水管线腐蚀泄漏会导致通信线路中断,不同管线互相干扰也会导致不同介质泄漏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诱发爆炸和大面积土壤污染。虽然不同管线都设有防腐层、防应力干涉层等保护措施,但防护层通常都是化工材料,不易降解,长久以往会出现粉化脱落或者应力破坏等情况,而有机废弃物、污泥、矿渣和粉煤灰对于土壤来说危害性最大。同样,管线材质与输送介质中的酸、碱、重金属盐类等无机污染物在与土壤接触过程中也在不断侵蚀。土壤属于气、液、固三相混合物,具备一定理化特性,能进行有限的自我洁净功能。但若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则会产生恶性循环,会导致土壤腐蚀能力增强,甚至向地面散发毒素,严重影响各种管线安全,并诱发环境污染、人员健康等多重社会问题。避免不同管网的交织性敷设充分解决空间浪费、土壤污染等问题刻不容缓。利用城市综合管廊技术进行集中规划,分批建设和空间拓展等处理能有效解决空间无序开发。促进城市空间科学利用最大化保护土壤完整性,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1.3 全方位避免土壤腐蚀管线,提高使用寿命
         管线材质通常由X80钢、铠装胶棉防护体、发泡塑料等物质组成。如若直接埋入会使地面道路塌陷,并对其他地面建筑物造成伤害。而城市综合管廊能充分隔离土体与管线的接触。

据不完全统计,常规综合管廊能隔离70%以上的土壤有害物质,其管线使用年限比传统直埋方式高出2.8倍,而且有害物质介质与易燃易爆物质介质管线的纳入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巡检与维护保养工作,使人们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抢修工作,缩小污染物泄漏量,充分避免了环境的大规模污染,并有效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
2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2.1 明挖现浇法
         在现阶段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中,明挖现浇法是应用十分频繁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可以实现大面积施工作业,并将整个工程划分为多个施工标段同步开展施工,大幅度地提升了施工效率。同时,明挖现浇法还具有技术要求低、成本低等多项优势。其不足的是在于施工过程中会中断道路交通,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在具体施工中,明挖现浇法常用于地势平坦且周边较为空旷的地段,施工流程如下:首先,进行开挖铺设管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同时采用井点降水措施。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在周边设置围护结构,因此非常适用于机械化的大规模工程。唯一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明挖现浇法的土方开挖量较大,因此对土方回填施工的要求较高。
2.2 盾构法
         盾构法在城市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同样较为广泛,比较适用于软土地段,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护。这种方法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因此使用到的人力资源较少,降低了施工组织的难度。施工人员的工作也偏向于机械操作管理。相较于其他方法,盾构法的施工速度较快,安全系数高,可以为施工过程中的很多作业项目提供盾构保护。但盾构法对工艺的要求偏高,采用这种方法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目前,在一些比较繁华的地段,如建筑物分布密集的区域,常常采用盾构法进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因为它对施工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虽然具备多项优点,但盾构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适应工程变化的能力较差、隧道覆土浅时地表沉降的控制难度较高、进行小曲线半径隧道施工时的难度较高。除了这些技术性问题外,盾构法的施工成本较高。
2.3 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是应用于离地表较近的进行各类洞室暗挖的一种施工技术,该方法比较适用于地层岩性较差、地形环境较差或是存在水的地段。相较于其他施工方法,浅埋暗挖法具有灵活多变的优势,能够适应许多不适合盾构法和明挖现浇法的地形。同时,其对道路和管线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应用浅埋暗挖法进行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时,需要采用多种辅助工法,超前支护,强化围岩的稳固性和承受能力,还要及时做好封闭成环,使其与附近的围岩形成联合支护体系。
2.4 各类截面的施工方法
         在进行城市综合管廊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法。例如,针对各类截面应该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如对于圆形截面,应该选择预制装配式的开槽施工工法或是顶进施工、盾构施工等不开槽的施工工法。对于矩形截面,则应选择预制装配式现浇施工或是盾构施工。对于异性截面形式,则应选择顶进施工浅埋暗挖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预制装配式施工法受断面尺寸的限制较大,起重量最好控制在 20t以下。
2.5 城市综合管廊模板施工
         在进行城市综合管廊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贯彻执行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支模模板的工艺标准,根据各部分模板所处的具体环境选择合适的材质。在进行模板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图纸内容,保证安装的稳固性,避免在浇筑作业中出现漏浆现象。
3 结束语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除了需要政府统规划统一管理外,更需要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建设财力上的支持。但归根结底还需政府监管,多方协作,必须使各项工作在法律框架下合理进行。最终在设计方案、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上因地制宜,做出创新,做出特色,为现代化城市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展炜.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第12期
[2]尚永志.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第4期
[3]董伟峰.综合管廊监控系统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8,第49卷,第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