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李东洁
[导读] 船舶工程技术是我国船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船舶工程技术是我国船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为船舶制造提供安全保障。在当前时代中,我国对专用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加大,尤其是船舶行业,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船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船舶工程专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对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需求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前  言: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传播制造领域已经引进了大量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使得传播制造业不断改革创新,使得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当前时代船舶工程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生产加工技术,且需要对领域不断创新,以以此适应当前行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同时,随着我国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仅具备操作能力的人才终将被智能化所取代,以此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在此过程中需要构建符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船舶工程行业的需求。
一、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行业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
        要想使船舶制造业不断发展创新,必须要在当前时代中对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加大关注力度。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创新较为复杂,其主要是将院校与社会和市场进行有效融合,在坚持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同时,促进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使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1]。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科学对新型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应在船舶制造业中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以此为船舶制造业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进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满足人才自身的发展需求
        在当前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进行深化改革,并且在课程教育中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效融入,以此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能力。同时,现阶段我国船舶制造领域对于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正逐渐加大,因此院校在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以此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在领域中的作用,满足行业对高素质、高品德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教育模式的创新
        “能力创新”与“技术应用”的融合在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在当前阶段,院校需要以培养社会综合性人才为重点培育目标,并增强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以此提高教育的影响力,使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融合,以此将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创新完善,力求通过创新与合作实现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2]。
(二)职业思路的构建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社会工作都需要在系统思维下逐渐实现心中目标,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学生仍然会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将理论与技术相融合,以此为学生构建正确的职业思路,使学生可以利用职业思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将“技能应用”作为日后社会工作的切入点,切实帮助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拓展职业思维,使其能够在船舶制造领域中发挥出实际作用。
(三)职业能力培养
        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梳理定位,以理论与技术融合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船舶工程技术中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结合,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在理论与技术互动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利用船舶工程技术教学完善职业教育理念,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大方向进行整体培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
(一)合理规划教材内容
    当前的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合理规划,使教材能容能够将“理论设计”与“技能应用”相结合。因此,在进行教材编写和设置时,可以适当的增加船舶工程技术课程的教材数量,并将教材的内容合理整合,例如将理论设计的教材与职业规划教材有效结合,以此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讲授,这样才能更好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使学生拥有船舶工程技术知识架构,在工作中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成为船舶制造领域所需的高水平人才。
(二)创新教学方法
        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在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管是注重对理论人才的培养,还是实际应用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扎实的框架作为依托。因此,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应实行双师型教学方法,改进当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如场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教学法等,以此将“理论设计”与“技能应用”相融合,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们增强学习能力,让他们学有所得,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改进考核制度
        学生能力的考察,不应该简单的以卷面成绩为准,而是应该从笔试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去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提高自身理论设计素养的基础上学会技能的应用。对于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基础课程能力的考核中,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该要从学生的平时表现去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比如课堂学习参与度、船舶工程技术实践表现、发言状况等。各方面的考核比例要科学合理,不可过分倚重卷面分数,只有分阶段分层次的全面考核,才能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理论与技术互动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完善教学体系
        在理论与技术互动下,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合理运用实训基地的功能,跟踪当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模式,对接合作企业岗位工作,分析岗位的具体工作需求,以此完善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并制定详细的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按照每个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对教学方案进行细致划分,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在所属工作岗位上,进而使“理论设计”与“技能应用”有效融合,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国家中共中央颁布的各项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时刻关注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社会责任。因此,要求在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养成社会责任感,并以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动力和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能力将行业中的工艺、管理、创新相结合,将能力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动力。由此可以看出,当前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免导致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脱节。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院校的工程项目,定期安排教师外出进行实践学习,了解当前行业的最新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应要求合作企业安排专业技能型人才深入院校对教师展开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并要求教师考取相关啊职业证书,最终建设出优质的教师队伍,使船舶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力。
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中船舶工程专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当前我国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船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符合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创新将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教材内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通过教育成为领域所需的技能型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2]杨玉东,彭远森,卞吉美.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21):164.
[3]刘鹏,段学静.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