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化利用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宁怡
[导读] 对污染土壤修复后再次利用,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摘要:对污染土壤修复后再次利用,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可利用耕作土地,拓展农业种植的空间。但修复后的土壤存在多种指标类型,不同指标需要有匹配的利用方式,以此才能保证最大化的利用效果。修复后的土壤相比于没有遭受污染的土壤,在使用价值上明显降低,而且持续性的利用效果无法保证,所以需要有系统性、持续性的测评观察体系支持,明确修复后利用土壤的变化状况,以此做出调整。同时污染土壤在修复后的利用需要有专业机构做出科学的指导,做好工程、环境以及防范等多方面措施的保障。
        关键词:污染土壤;修复;合理利用;现状
        污染土壤修复后的利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通常污染土壤具有大量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有害物质,土壤原有的性能损失,在修复后利用并不能保证恢复原有价值。所以为了保证修复后的污染土壤在利用中不会再次影响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应用标准,同时要有专业性的风险评估和技术进行指导,使修复后污染土壤的利用能够形成合理化、系统性的模式,发挥最大化的利用价值。
        1 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利用的方式
        1.1 修复后的原址地利用
        原址地是污染土壤在修复后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首先污染土壤在修复时需要按照本区域内的环境指标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的评估,所利用地的场地概念模型在修复后并没有出现变化。一方面修复后利用土壤场地的条件与前期进行风险评估的场地条件是相同的,另一方面修复后的土壤场地基本是以修复工程设计、实践以及地块治理的综合性要求完成指标的,修复效果评估成果上对于本地地块的利用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对于修复后污染土壤原址的利用,具体情境不会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参照修复方案中的详细要求进行使用,同时为了保证达到安全利用的效果,必须要做好风险管控。要注意的是,修复后污染土壤原址地的利用中,如若在区域内划分了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用地区别,尽可能要保证修复后利用的第二类污染土壤目标不规划到第一类的用地中。
        1.2 修复后的异址地利用
        异址地污染土壤修复后的利用简单来说是修复土壤的转移,一些污染土壤经过修复之后并不适用于原地使用,却可以转运到其他地区使用,因此这同样是较为重要的污染土壤修复后利用模式。但修复后利用的方式并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有效,其会存在一定的应用风险,因此,异址地再利用的修复污染土壤还需要进行采样测试和调查,同时还要求对异址地的环境做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进而依靠利用地环境的可接受程度来明确风险。如若风险可接受程度达到一定的标准,相关人员要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进行安全利用措施。通常异址地修复后污染土壤的利用要达到一定的条件,一方面要利用场地环境的接受评估明确对修复后污染土壤风险的可接受性,另一放方面则要保证修复后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低于异址地利用模式对应的风险筛选值。
        2 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利用的现状
        在污染土壤修复后的利用上存在多方面的阻碍,需要达到国家以及地方规定的标准要求,并且确保修复后的土壤不会存在人身、环境等方面的威胁。通常城市受污染的场地在修复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修复的资金得到了土地开发商、政府等方面的支持,在利用上有着系统性的规划和清晰的盈利方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污染后修复的耕地在利用上发展缓慢,虽然修复后对于生态和人身健康不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但实际的经济利用价值却明显降低,部分地区难以恢复原址地的应用价值。在资金方面,耕地污染在土壤修复中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在利用中受资金不足的困扰,不管是修复进展还是利用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污染土壤修复后的利用方式还处于不断地研究和分析中,由于污染土壤的因素复杂,一部分地区并没有建立明确的修复标准,所以增加了修复后土壤利用的难度。

虽然修复后的土壤能够保证草苗正常生长,但要保证所长的植物具备安全性和健康性,还需要通过复检和预处理,在可靠的时间内做好多次的利用测试[1]。
        3 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利用的对策
        3.1 以修复后的原址地利用为先,强调风险管控
        修复后污染土壤是指原有污染的地块在经过不断地修复和治理之后达到标准的修复目标,在环境质量上满足了使用条件的土壤。由于污染土壤的程度不同,修复的地块达到的标准各不相同,所以利用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第一类用地、第二类用地等。通常为了达到良好的利用效果,并防止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修复后污染土壤的利用首先要以原址地利用为先。如若采用异址地的利用,修复后的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利用风险,在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污染其他区域的环境,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参照本区域制定的土壤利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来确定修复地的利用方式。以少转运、无害化为重要的利用原则,并在使用中特别强调风险和管理控制,以为修复后污染土壤的利用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比如说污染后修复土壤的利用中采用工程和制度措施的控制,一方面对修复土壤进行覆盖、堵截或者是阻隔,以将污染物暴露和迁移的途径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消除或者降低修复土壤利用中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威胁;另一方面采用制度运行、警示等制度化的管控手段,以促使修复后污染土壤的处理和应用过程能够得到规范化的管理,避免出现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风险。
        3.2 实施分类化和资源化的利用,注重技术应用
        污染土壤修复具备相应的指标,不同类型的修复土壤有着不一样的应用价值,所以需要按照分类的方式进行合理化的利用。通常有原址地利用和异址地利用这两种类型,相关人员要在分类的基础上参照利用目标来明确。其中利用的需求有绿化用地、建筑用地回填、道路路基等多样化的利用场景,结合这两项内容和来选择合适的技术。另外,要特别重视修复污染土壤资源化利用方式,通常经过多项评估,污染土壤在修复后达到了相关的利用标准,那么可以结合现实的需求条件对污染的土壤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其发挥有效的价值。
        3.3 构建系统性修复土壤利用程序,提高利用效果
        对于污染土壤在修复后的利用,要达到合理化的利用效果并不简单,其中需要做好相关资料的统计和风险的管控,而且要持续性地进行追踪。所以要在利用过程中构建专业性、系统化的修复污染土壤利用程序,按照具体的流程严格实施。首先,要明确修复污染土壤的利用模式,即原址地的利用或者是异址地的利用。以污染土壤地修复后的标准和场景利用需求为参照来选择相应的利用方式;其次要做好数据资料的调查和统计。其中包括的内容有修复污染土壤的污染物和土壤的采样、地区环境状况等;另外要制定环境可接受程度的评估,对于修复后污染土壤的风险进行筛选,以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风险。同时要对人体健康风险做出评测,当确定完全安全之后才能进行合理化的利用[2]。除此之外,要在利用的修复后污染土壤过程中实施风险管控技术,根据不同类型的利用场景确定相对应的风险管控方法,以此实现稳定、安全的利用效果。
        4 结语
        当前,污染土壤修复后的利用已经成为土地应用的重要办法之一,为了实现合理化的利用效果,需要以原址地的利用为先,在应用中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同时还需要制定系统性的污染土壤修复后应用程序,按照分类的办法和专业技术的支持,使其达到高质量的利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洋.污染土壤修复后合理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装备,2020,41(03):65-71+77.
        [2]唐龙.推动土壤污染修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05):37-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