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几年来,养鸡场收到环境治理的限制,一些中小型的养殖场都退出了养殖,一些小的养殖户搞起了散养祡蛋鸡。我区的地面散柴养鸡的数量逐渐增多。由于散养鸡的场地较大。一般为山地、土地、大鹏或者坡地。饲养鸡的地面没有硬化,地面凸凹不平,造成积水,并被粪便污染。鸡吃了污染粪便的饲料喝了污染的水后,很容易发生鸡的盲肠肝炎。病鸡在的粪便污染了场地觅食、饮水,由于散养鸡的场地都较大,不易清扫和消毒,因为本病的传播媒介是异刺线虫,所以,养鸡场应清扫和消毒的同时,注意搞好鸡异刺线虫的防治。常用药物是左旋咪唑或阿维菌素。左旋脒唑安全有效,可以内服、饮水或拌料使用,用量为20毫克/公斤~40毫克/公斤体重。
病原
盲肠肝炎是由变形鞭毛虫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可使盲肠和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重者可引起死亡。因病鸡头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遂有“黑头病”之称。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畏寒减食,羽毛松散无光泽。随之拉稀,开始为水样或白水样,接着依次出现鲜血便,黄白色带血、黄褐色、硫磺色、黑色糊状粪便。皮肤发绀,呈现暗黑色。行为表现由迟缓到呆立一旁,两翅下垂,有的头弯于翅内,驱赶时行走呈踩高跷样步态。后期嗉囊空虚,日渐消瘦,身体蜷缩,有的在腹部能摸到香肠状盲肠。病程短的死前有痉挛或挣扎表现,病程长的死前体温下降,卧地不起致死。在症状上主要以硫磺色粪便和踩高跷步态为特征满黑红色或黄白色渗出物,粘膜呈现更为严重的坏死。
病例剖检
剖检主要在盲肠和肝脏,一般一侧盲肠发作病变,也有两边一起发病的,急性病鸡剖检可见盲肠发作严峻的出血性炎症,肠内含有血液,盲肠肿大,肠壁肥厚,肠内容物枯燥秘结,变成干酪样的凝结栓子堵塞在肠内,如把这种栓子横断切开,可见切面呈同心层状,黑赤色的凝结血,外边包着灰白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盲肠粘膜的发炎和溃疡可透肠壁而引起腹膜炎和粘连。
肝脏病变很典型,整个肝脏肿大,肝脏外表有圆形或不规则的、稍有下陷的溃疡病灶,溃疡病灶中间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际稍拱起,大小不一致,有时溃疡病灶相互连成一片,构成溃疡区这一症状。
诊断
根据剖检变化,发现的盲肠和肝脏的典型病变,肝脏外表有圆形或不规则的、稍有下陷的溃疡病灶,溃疡病灶中间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际稍拱起临床症状和季节在温湿度较大的夏日多发要在临床上发现头部变为紫蓝色或黑色以及依据解剖发现的盲肠和肝脏的典型改变即可作出开始确诊。为了确诊,还要进行显微镜查看,如发现活动的原虫即可确诊。方法是取病死鸡盲肠内容物或刮取物,制成乳剂,镜检,见有不规整圆形虫体,直径9-11微米,外膜薄、内质呈网状,虫体有一根鞭毛,并呈钟摆式运动。
预防
散养鸡要做到地面硬化,地面没有积水,粪便及时清扫,加强消毒,保持地面干燥,有条件的鸡场,在鸡舍内储存一定量的干细的沙土,以备雨后铺垫鸡舍,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定期用旋咪唑、甲硝唑药物进行预防,定期投喂抗球虫药和磺胺类的药物。如抗球虫药的氨丙啉,地克珠利进行预防,防止盲肠肝炎和球虫病的混合感染。定期用抗梭菌的地美硝唑和黏杆菌素等配合使用,以减少肠炎的发生。
治疗
使用左旋咪唑、甲硝唑、磺胺等和抗球虫药联合用药治疗。对病鸡进行及时治疗。可选用甲硝唑0.2%拌料喂鸡,3-5天;磺胺间甲氧嘧啶0.2%饮水给病鸡服用,5-7天。此外,可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维生素A/K,促进患鸡康复。此方案,可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且转愈,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