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7期   作者:胡波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平面设计作为一个新兴起的行业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多个领域。随着平面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对平面设计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中职作为一个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的学校,他的课程需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对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湘阴县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平面设计作为一个新兴起的行业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多个领域。随着平面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对平面设计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中职作为一个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的学校,他的课程需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对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计算机;中职学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
        引言
        中职学校对社会所需要的岗位进行划分归类,然后安排相关的职业课程,通过专业的教育模式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猛进,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模式来提升自己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因此,社会中就需要大量的平面设计人才,这也让全国各地的中职纷纷的开始设立平面设计专业。但是就目前情形来说,中职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仍然不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呢?我们就要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平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就是将点、线、面利用计算机组合在一起,设计出想要的图形和图案,使其具有空间立体感。平面设计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当前,中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方式仍沿用较为保守的教学方式——“填鸭式”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设计的作品实用性不高,毕业后难以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这也拉低了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面对这些问题,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授平面设计课程时必须认真总结,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大胆改革创新,使教学变更具开放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中职院校要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使学生在今后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这就需要中职院校的学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设计的作品更具实用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舍弃传统教学方式中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部分,大力改革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另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二、传统平面教学中的问题
        (一)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想要表达的理念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意愿。往往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就变得越来越低,创新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低。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教学中也没有被重视起来,平面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一味地照本宣科,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差、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低,造成了中职院校平面设计学生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势在必行。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较为被动
        通常情况下,在中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年龄都较小,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并不知道社会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常常认为只要把老师讲授的知识掌握了,就可以有较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此外,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之前对平面设计缺乏了解,许多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并不高,加上枯燥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三、改革中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意见
        (一)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中职院校平面设计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讲,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老师的节奏,学生的意愿得不到表达,如此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对平面设计产生兴趣,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已迫在眉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的意见给予评价,对正确的观点要给予鼓励,错误之处要耐心讲解,使学生加以改正。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后,上机演练,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学生的理论知识根本得不到实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不能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还应为学生提供将知识得到实践的机会。例如,教师在教授完色彩搭配这一知识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有关儿童房间的设计任务,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设计房间时要体现出童真和童趣,色彩搭配要用暖色调的颜色,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
        (三)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中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满足企业需求的重要能力。平面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只有将视觉注意心理层面的内容研究透彻后,才能使作品更加优秀。平面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勇于创新的能力,作品既要符合设计要求,又要具有个性特点,还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下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海报制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海报内容的特色进行设计,可要求学生大胆创新,汲取设计主题之中的元素,设计出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海报。
        (四)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相当成熟,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想要的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找到与自己设计有关的信息,讨论分析出设计中的关键点,吸取较为精华的部分。例如,在设计一款名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版本的名片,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名片上的要素:人名、联系方式、工作单位等,名片上的图片大多是由标志、线条、图案等构成。这样,抓住了名片上的关键点,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创意,就可以设计出一些精美的名片。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想要的设计,经过讨论和总结,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结束语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在平面设计教学专业中,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各设计单位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优秀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谢竹林.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
        [2]薛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7):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