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微课的运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7期   作者:程圃芳
[导读] 教师借助微课讲授初中语文知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教学模式
        摘要:教师借助微课讲授初中语文知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激活学生的头脑,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将微课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微课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知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将语文知识转变为短小精悍的视频,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找到文章中的主题,感悟文章的意境,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运用微课时应该明确微课的定义及优势,合理应用到课堂中,发挥好微课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主要是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微课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借鉴。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比较松散的知识结构化展现出来。在初中语文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语文知识形象生动展现出来,将一节课中的重难点知识制作成课件,将知识转化成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意义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考试能力,会让学生有很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时间会安排得非常紧,没有时间放松。教师运用微课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既能放松学生的身心压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一方面,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运用微课能够优化教学环节,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微课能够将知识层次分明展现出来,对知识进行剖析,让学生找到清晰的学习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借助微课能够将语文知识转换成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可以让知识呈现出趣味性,制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探索新知识。教师运用充满趣味性的课件能够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程,心情愉悦学习知识。教师运用微课讲授初中语文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为教师教学做好准备,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三、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措施
        微课虽然短小精悍,但是能够将语文知识完整展现出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运用微课,能够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阅读的机会,拓展语文课堂,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优化教学方案
        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很好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突出重难点知识,将一个知识点细化,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馈,针对性也比较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教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安排微课知识,优化课堂活动。
        比如,在《我的小桃树》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将作者信息制作成微课,作为拓展学习素材。本篇文章的作者是贾平凹,发表过《鬼城》《二月杏》《废都》等作品。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数十年间,很多青年人开始反思、追求。贾平凹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用“小桃树”比喻当时的青年一代。桃树在生长过程中也曾经经历过坎坷、迷茫,最后看到希望,这正是青年一代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孕育出了花蕾,这象征着青年的志向。教师将作者的生平经历融入到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在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后,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中占据权威性的地位,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中,能够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中占据权威的状态,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效率会更高。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微课,也可以在上课前或者课后运用微课,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参与性,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授《背影》的语文知识时,可以运用微课帮助学生在上课前预习文章。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预习时能够一边阅读文章一边思考问题。另外,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习惯运用板书讲授知识,这样会显得语文知识非常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没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也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微课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有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为可持续性发展做好准备。
        比如,在讲授《苏州园林》的知识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园林的文化以及当时人们在建筑方面的智慧。如果教师只是运用口头讲述的方法,学生不能对园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以运用微课,为学生播放纪录片,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感受园林的特征。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感受到乐趣,学习新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结语:总之,教师借助微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知识,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注重微课教学,找到合适的微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语文课程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永霞.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微课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2020(21):143-144.
[2]席军孝.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11):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