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儿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7期   作者:谢洪秀
[导读] 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各种朗朗上口的儿歌
        摘要: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各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影响幼儿一生的精神财富。结合幼儿园游戏与活动,让幼儿更好地接触儿歌,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探讨从儿歌的聆听、朗诵、背诵、表演等四个方面利用好儿歌,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对进一步做好幼儿园儿歌的活动渗透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儿歌;聆听;朗诵;背诵;表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接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优美和丰富的语言表达,在各种游戏与活动中理解作品,体验情感,从而发展其语言能力。儿歌紧扣幼儿生活实际,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幼儿喜闻乐见的表达丰富了幼儿的精神生活,成为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素材之一。儿歌独特的教育魅力,更多体现在其对幼儿语感的训练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上,作为幼师,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利用好这一文学形式,通过各种游戏与活动,丰富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儿歌聆听中促进语感能力的发展
   儿歌以简洁明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韵律,形象生动的内容丰富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深受幼儿的喜爱与欢迎。常常让孩子们置于优美的儿歌氤氲中,他们会感到身心愉悦,在聆听中不知不觉感知了儿歌丰富的内涵,提高幼儿感知语言的语感能力。我常常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各种活动给幼儿聆听音韵优美、节奏明快的儿歌。在聆听的时候我会给孩子提出一两个小小的问题。如这首儿歌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它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幼儿有了任务,就会认真聆听,细心感知。如聆听儿歌《认识空气》,我将很抽象难懂的空气特点:“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等特点”采用“塑料袋抓空气、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等游戏让幼儿亲身感受,在对空气有了这些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再反复聆听儿歌《认识空气》:“空气是什么?看不见,摸不到。皮球里,装空气,皮球蹦蹦跳;车胎里,装空气,车轮快快跑;救生圈里装空气,帮我游泳水上漂;我们鼻子吸空气,没有空气活不了!空气用处多,处处都要不可少!”孩子们通过反复聆听,感知了儿歌,感知了空气的特点,感知了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而对空气的认识更加深刻明了。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要善于巧妙地融入儿歌,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家长也参与到读儿歌,教儿歌的活动中来,多方举措,多管齐下,在潜移默化中让儿歌融入幼儿的生活,幼儿的语感能力自然得以提高。
        二、在儿歌朗诵中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语言的获得需要不断的重复与应用,朗诵就是获得语言理解能力的捷径。反复的朗诵可以直达人们的心灵,成为个人灵魂的载体。很多成年人都可以在很多年以后朗朗上口的朗诵儿歌。同时朗诵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通过大声朗诵儿歌,反复朗诵儿歌,创意朗诵儿歌促进幼儿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如教学儿歌《小熊买果酱》:“小黑熊买果酱,捧着碟子喜洋洋,尝一口甜又香,馋得心里直痒痒。一路走来一路尝,回到家里全舔光。妈妈见了把头摇,小熊低头羞得慌。”这首儿歌中出现了形容心理状态的不同词语“喜洋洋、直痒痒、羞得慌”和“捧、尝、舔”等动词,孩子反复在朗诵儿歌时,老师帮助他们理解儿歌中的新词新句,孩子们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体会整首儿歌所表达的意思。学习《香蕉》两首儿歌时,反复朗诵:㈠香蕉甜,象月牙,穿一件,黄大褂。黄泥巴,搓长条,弯一弯,像小桥,小桥一头捏个柄,甜甜香蕉味道好。 ㈡小香蕉,皮儿黄,果肉甜甜味道香。两头翘,中间弯,就像一只小小船,香蕉弯又弯,就像小小船。我没有讲解,也没有过多的动作表演,有的就是多种形式的朗诵,如教师领读,幼儿唱读,幼儿对读,表演读……在经过多轮的朗诵之后幼儿对香蕉的形状,味道,颜色已经了然于胸。他们对描述香蕉的语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在儿歌背诵中促进记忆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老舍先生说过: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开口成章”。背诵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关键枢纽,对记忆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历史上的高僧大德或者文学大师,每每都有苦读、苦记的学习经历,通过背诵,强大了其精神力量,记忆力也得以惊人的发展。当然,幼儿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记忆为主,逐渐发展为有意识记忆。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的儿歌,对于促进幼儿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与手段引导幼儿背诵儿歌,让他们在无意中记忆儿歌,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记忆能力的发展。我常常会与幼儿一起背诵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幼儿看到老师在背诵,受情境的影响与感染,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背诵。如近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我引导孩子每节课课前、吃饭前,玩耍后背诵两首洗手歌:小朋友,爱洗手。洗前先卷衣袖口,打开龙头湿湿手,抹点香皂搓搓手,手心手背都要搓,再用清水冲冲手,冲干净,甩三下,一二三,去擦手。七步洗手歌:两个朋友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来了一只小螃蟹,举起两只大钳子,我跟它点点头,它跟我握握手。孩子在反复背诵中自然而然记住了洗手的步骤,记住了洗手的一些词汇。这样也促进了孩子语言记忆能力的发展。
        因此,幼儿教师要变为多嘴的儿歌婆婆,在幼儿面前多背儿歌,与幼儿一起背儿歌,聆听孩子背儿歌,千方百计创设背儿歌的情境与环境。孩子受环境的熏陶,气氛的感染,他们也会不知不觉也会融入背儿歌的娟娟细流之中。
        四、在儿歌表演中促进表达能力的发展
        儿歌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对于幼儿拓展视野、认识世界、明辨是非等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表演儿歌,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理解、语言记忆能力的发展,更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儿歌表演促使儿童各方面能力也得以发展,更好地帮助幼儿实现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刚开始时,也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动手操的小口诀,如:“一个鸡蛋两块五毛”,让幼儿用手指比划“一个”,再用拳头表示“鸡蛋”,接着用两个手指比划“两块”,最后用五个手指表示“五毛”。这样,不仅让幼儿活动了手指,还顺利地表达出了现实生活中土鸡蛋的价格:2.5元/个。又如,儿歌:小朋友,张开手,五个手指人人有,五个手指几个空?四个空!通过手的动作加强表达效果,又初步培养了幼儿的数数意识。
        我们在选择儿歌的时候,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素材。结合幼儿现实生活需要,选取幼儿表达方面迫切的需求点加以学习和表演。如为了让幼儿学会文明礼貌用语,我选择了《接待客人》儿歌,并进行表演。这样幼儿就学会了如何接待客人,并对文明用语:“请、谢谢、你好、不客气”等留下深刻印象。幼儿今后也乐于不断重复使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绅士。
        另外,儿歌不仅表达方面活泼多变,还很适合重新创新改编,也适合情境模仿,在学习儿歌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创编,让幼儿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儿歌改编,其表达效果往往令人惊讶,还为幼儿今后语言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儿歌素材,利用好儿歌为提升幼儿语言能力搭建平台,真正促进幼儿语言感知、理解、记忆、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
[2]陈园园.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97.
[3]黄路明.儿歌与学龄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D].广西大学,2008、0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