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工作主要强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对学生内心压力的缓解,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不同之处,但是本质上都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当前社会环境较为复杂,高中生心理问题频发,唯有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让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养水平有所提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德育;应用
引言
高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趋向于成熟,但是一直在校园学习,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受到社会方面的影响,一些高中生心理出现一些消极问题,而这一情况被教育部门所重视,因此高中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与正常的文化课教育同步,而进行,甚至大于文化课教育。才能保障学生的内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正确的时间发展适合自身的能力。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不是要求教师强硬地管理学生,而是要以学生自治为主,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起到辅助升华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合,可以提升班级的活力,使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得到有效彰显。其次,能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学生而言,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身处班级环境中,如果事事都是由别人牵着鼻子走,学生很容易丧失自我的判断力。班主任如果在社交、意志力锻炼、人生观塑造等方面,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选择,同时结合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就是最好的磨砺和锻炼,有利于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的稳步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
(一)家育和校育一体化,让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家庭教育的教育性虽然不像校园教育那般明显,但是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教育起到促进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情绪非常敏感。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子女心理上的变化;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除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外,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当学生因为成绩下滑产生了不良情绪后,就家长而言,家长不能过于责备子女,家长要和子女进行沟通,了解导致子女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所在,家长要允许子女试错,以锻炼子女敢于承担错误的品格;就老师而言,要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学校教师可以借助开办家长访谈会、家访这样的机会和学生家长当面进行沟通,教师要根据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适当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向家长宣传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重视学生平时的道德品格培养。
(二)建设校园心理救助机构
高中时期学生主要活动范围多数情况往返于家庭和校园之间,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发展做出良好的前提保障。当下学校内部的校园霸凌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高中时期学生心理异常敏感,男生和女生的思维出现差别,要建设相关的心理咨询活动室,同时要配备良好的心理辅导教师。结合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对成绩的不满意、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处理不佳、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等,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变化,出现心理问题。专门的校园心理救助机构,从专业的角度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迷茫,以专业的态度看待这一问题,不是嘲笑或者不在意。心理咨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和多方面的心理沟通,针对学生的优势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教育和自信。例如,周期性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一定的测试筛选学生内心有困难并且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得到学生允许的情况下,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思想,正确的为学生排遣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从而提升学生内心的自信心和道德素养,而后更好地将自身动力转化为学习上的发展。
(三)进行个性化指导,巩固提升管理效果
班级自治和综合实践活动,都是从团体层面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这种团体性辅导,个性化辅导也非常重要。班级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鲜活的存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各不相同,团体辅导的确对他们有很强的约束作用,但不能保证对每一个个体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适度开展个性化辅导,全面了解并关注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辅导,全面巩固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敏感的发现意识,及时发现学生在道德、心理等层面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偏差,并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将心理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充实地度过高中生活,提高学生在心理层面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注重分层辅导
高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相较于中小学生,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更加复杂,这也增加了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应该注重采取分层辅导的方式,充分考虑高中生的个体差异,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如此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五)通过管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自治
高中阶段,班级学生的数量比较多,班级管理不能单纯依赖班主任,更不能单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而是要建立个人、小组、班级共生的三阶管理模式。师生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细则,以严格的制度、细致的要求、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系统化管理模式,为学生的自我管理奠定基础。让学生以小组为基本管理单位,积极实现组内监督和相互鼓励,从德育自治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心理层面构建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基本认同。在实践层面,让学生积极落实日常行为规则,将基本的德育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对班级开展制度化管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构建和谐的集体文化。
(六)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
在接受高中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往往都会有班主任的参与,他们与班主任会有频繁的交流与互动。因此,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应该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以自身为榜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无形之间为学校带来更多的压力。高中时期是学生的转折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多数的德育工作没有做到有效的开展,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至于在学生今后的生活当中时常出现不规范不道德的情况。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从基本上保证学生的自我素质体现在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隐私,同时还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带来更多的教育性。
参考文献
[1]李博阳.高中阶段班级管理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实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211-212.
[2]杜玉霞,杨书丹.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德育指导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18-19.
[3]王亚娥,史旭兵.探究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20.
[4]徐创瑜.融合德育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优化高中班级管理[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104.
[5]王得祥.高中德育工作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9(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