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7期   作者:陈秀丽
[导读] 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伴随网络发展而来的
        摘要: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伴随网络发展而来的,还有海量的网络信息,这为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教学工作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新时代,德育教师应该借助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德育;影响及对策
引言
        总之,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而且各方面的能力还不成熟,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教育者要辩证看待新时代下网络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助网络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提高德育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新生代文化的一大代表,它是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的典型文化,是连接世界的窗口,能够扩展人们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不同世界的面貌。在整个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逐渐缩小,每个人都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思考、分析、研究和创造,帮助人们了解多彩的世界。
        (一)积极影响
        网络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够为教师开展道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网络中体验不同人生角色的酸甜苦辣,这些体验就是教师借助网络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石。其次,网络是人们交往的平台,通过网络学生能够逐渐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能够超越一些客观及主观条件的限制,突破现实交往中的障碍进行更大范围的、自由的沟通与交流,使得交往更具丰富性、多样性及开放性,为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提高学生自律能力提供了机会。再次,网络信息中的德育资源丰富、有趣,可以让德育更加生动。而且,网络信息呈现的方式多样化,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与网络活动的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最后,网络具有及时性,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二)消极影响
        网络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又为小学德育工作展开带来阻碍,小学教师必须认清网络环境作用,合理利用网络,规避网络对德育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发挥网络环境作用最大化。虽然说网络环境让小学德育内容更加丰富,但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网站将一些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腐朽落后的信息带给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本就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很难去分辨这些不好的信息,当无意中接触到这些落后有害的信息,就会使其逐渐弱化、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以至于变得精神空虚、纪律散漫、理念信仰情感淡漠,这些同德育内容都是背道相驰的。小学教师在利用网络促进德育工作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网络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把握好应用的度,确保小学生德育工作在网络推动下有效进行。
二、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困境
        (一)课堂气氛沉闷无趣
        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普遍以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两种形式进行,授课形式以讲授式为主,评价方式以考试作为评价手段。由于德育教育重在塑造品德修养、价值追求、精神品格,课程内容必定与说理有关。若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以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大量是非价值观,学生必定会对课程内容失去耐心,一旦学生课堂行为参与度降低,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沉闷、无趣。因此,这是当前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最大的困境。
        (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多学生需要面临着课业和升学压力,承受着教师和家长过高的期望。

由于此阶段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一旦期望落空,若无法调节、缓解期望造成的落差感,则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尽管国家要求每所学校尽可能地配备心理教师,但是在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由班主任来承担。即使有学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但是教师地位与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一样,不仅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还要负责学校其它校务,使得教师无法集中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近年来,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表现为成瘾行为、内部失调和外部失调等方面。因此,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若不注重对心理健康的疏导,一旦形成心理问题,则会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
三、网络环境强化小学德育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因文化背景、成长因素、学习环境的差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学校方法不同,学习效果也会各不相同。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的自我认同建构在优异的学习成绩之上,后进生则因缺乏优异的成绩建构自我认同,会出现自我放弃的现象。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可以通过一系列实名或匿名的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并通过对自我行为的不断反思,最后真正形成自我肯定的价值认同。自我认同能力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影响作用,建构自我认同感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丰富教学内容
        我们在网络时代下,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搜索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网络上积极的信息来不断的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火热的事件来进行分析,并从中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三)树立积极正确的德育工作理念
        为了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加强德育工作的开展力度,小学学校的班主任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转变传统落后的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点。一方面,正确认识网络平台及网络技术对当代小学生的影响,对于积极的影响要大力提倡,而对于消极的不良影响则应当坚决杜绝,用这样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树立正确的理念;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网络进行认知和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效开展德育工作。
        (四)对德育教学内容进行健全完善
        小学班主任应当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对学生持续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且将德育工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内容进行完善。具体而言,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积极的网络使用习惯。同时,帮助学生有效筛选网络中的信息数据,规避不良信息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应当树立积极正确的德育工作理念,对教学资源进行扩充丰富,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和方式方法,对德育内容进行健全完善。
结束语
        总的来说,网络环境是新兴环境要素,也是小学德育教学更高效教学的基础。结合目前的教学特点,教师应该对德育教学给予重视,营造网络大环境,明确网络环境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实际开展德育教学,突出技术优势,完善教学手段,聚合各方力量。只有如此,才能彰显网络技术特点,才能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实现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云溪,吴淳玥.网络环境下德育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1.
[2]巫梅芳.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26.
[3]王超.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9(23):58.
[4]余彩英.网络环境下增强小学德育有效性的探索[J].甘肃教育,2019(16):28.
[5]马海霞.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