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艺术教育的融合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7期   作者:马池
[导读] 在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当中,舞蹈是一门学生必修的课程
        摘要:在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当中,舞蹈是一门学生必修的课程,主要就是促使学生幼教能力的增强,与一些专业化的培养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加强对此方面的认知,不断地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助力。
        关键词:中职舞蹈艺术教育;融合创新
        1中职学前舞蹈教学的特点
    针对于中职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本身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将学生们培养成舞蹈家,而是培养出具有一定舞蹈素养的、综合发展的幼儿教师。因此,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而言,是具有较强启蒙性的,是一种艺术类的活动,以美育为核心素养,具有较强艺术特征的教学活动。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儿童舞蹈往往是主流,通常是借助身体语言,来和戏剧、表演、音乐相结合的,是一种充满情趣的艺术形式。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传授一些和舞蹈相关的技巧、技术、动作,也应对学生本身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进行培养等,使得學生本身形成一定的文化修养,促使其的综合和全面性发展。
        2中职舞蹈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2.1提升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
        在传统的舞蹈课程中被动性较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学习,整个舞蹈环境氛围过于生硬,缺乏对学生舞蹈技能的重视,多数都是基于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没有开展系统的舞蹈训练。
        中职舞蹈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更加具有实用性,综合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平衡二者关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开展教学,可以巩固舞蹈基础技能,充分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2.2可以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
        在社会的发展中对于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较为严格,这也为中职教育明确了方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中职舞蹈教育要综合实际状况,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创新性,重视舞蹈训练专,在创新性的教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将舞蹈教育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才可以提升中职舞蹈教育的专业性。
        3中职学前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中职生而言,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接受过较为专业的舞蹈训练,舞蹈基础是比较差的,比如,学生的年龄较大,身体的柔韧性、肌肉能力、开度、软度等并没有太大的开发空间,基础是非常差的。这就导致舞蹈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从一些基础训练开始,这些训练内容都是非常辛苦的,并且具有着较强的枯燥感和乏味感,并不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使学生们苦不堪言。
    另外,在学生群体中,还有小部分学生具有着一定的舞蹈基础,专业能力比较突出等,这一类学生在接受基本训练时就会出现慵懒、怠慢等不良心理等,学生间的差异性比较大,这些都是影响舞蹈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障碍。
        4中职舞蹈艺术教育的融合创新策略
        4.1中职舞蹈艺术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舞蹈艺术教学深度融入中职职业文化教育理念创新,对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智力情商,强调将知识提升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的素质教育的培养。将舞蹈教育通过一定的载体,有效地融合在专业辅助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加强中职舞蹈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学生就业前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工团、工青妇、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年轻毕业生是中坚力量,而舞蹈艺术则是青年群团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建设因子。刚毕业的年轻人在群团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表现,也使他们更容易在从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脱颖而出,受到关注。

在中职教育中,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技术活动开展,建立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其自主性与主体性,激起学生对舞蹈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舞蹈的互动学习与比赛锻炼,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开朗活泼的性格、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日后就业融入社会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4.2应用案例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4.2.1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要基于典型、合适与全面性的特征合理的选择案例,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规律与舞蹈特征进行案例的选择与处理。例如,在古典舞的学习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经典的舞蹈,如敦煌壁画中的古典舞蹈等。教师在案例选择过程中要具有经典型的特征,通过对课堂内容的补充,整合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合理选择,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这样不仅仅会提升教学质量,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2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综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能力开展,通过课堂案例展示、案例讲解、案例评析等方式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展示课堂内容,播放相关影片,进行补充性的介绍,强化理解,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综合实际状况适当的拓展内容,组织学生自己展示、演绎舞蹈内容,这样就可以强化学习质量与效果。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综合舞蹈进行补充性的讲解分析,重点对舞蹈技巧进行评价,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完善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综合具体状况、实际状态进行融合,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提升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案例分析,在教学中要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舞蹈演示能力,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以及水平。
        4.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舞蹈艺术教学实践体系创新
        根据目前人才市场对中职业教育的要求,舞蹈艺术教育与实践、就业市场、自身优势与外部资源应有效结合。根据适应市场的学生培训的最终目标,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特性,实现教育实践,提前感受社会作用,努力实现零距离接触工作,培养优秀、实用、创新的人才。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对口企业的文化休闲活动和企业文化构建活动。为了将舞蹈艺术作为链接,促进双向优化的良性循环,在就业市场和中职教育之间设置了桥梁。当今世界、万物互联,自媒体、抖音等新事物出现并蓬勃发展,为舞蹈艺术参与“双创”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舞台。
        4.4适当融入表演元素
    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正处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相关社会信息资源缺乏较强的接受能力,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蹈这种具有较强艺术性的知识。同时,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涉及的大部分都是肢体动作教学,很多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很难适应。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人员,应当选择与学生认知情况相符合的教育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选择简单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今后的幼儿教师,对于这一方面应当充分认识,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为能够使其更好把握民族民间舞蹈原则,可将表演元素融入其中,也就是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可通过舞蹈表演竞赛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就能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各个方面的特点及相关技巧较好地掌握,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协作能力进行锻炼,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相关舞蹈知识,实现其舞蹈能力及素质的提升。
        5结语
        舞蹈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中职舞蹈教师也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样才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克祥.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北方音乐,2017,37(12):195.
        [1]张宏清.试析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教学思路[J].现代职业教育,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