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在作业时对环保性和经济性的追求愈加明显。基于此,本文以增强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其施工有效性和经济性为目的,对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引言
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施工环节是重要成本环节,也是预算和成本管理的重点。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实施预算,控制资金调动和应用,保证工程项目资金充足,对于实现资金运营的基本控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资金筹措和规划都是重点,对于整体工程造价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1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意义
1.1对于新型环保工艺的研究应用
新型环保工艺是绿色建筑工程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工艺中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采购,因此经济成本是新型环保工艺应用的重要因素,加强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的干预,进行合理化的数据分析,从而制定成本预算的计划,实现新型环保工艺的更高效应用。
1.2对于环保措施的完善
环保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进行治理和优化,特别是工业革命过后,工业建设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加强环保治理,对人们生活环境进行优化,减小地球的压力,是当前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要求。因此通过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的干预,用经济干预工程是最为有效的,达到建筑工程的环保建设要求。
2绿色建筑预算和成本控制现状和问题
2.1缺乏风险管控,成本控制效益不理想
在绿色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项目的风险预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导致风险加大,一些风险不能有效预防,造成工程产生预估值以外的成本,施工企业效益受损,资金和资源消耗量大,与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相背离。
2.2缺乏前期完善的造价预算,工程造价超出想象
在绿色建筑项目施工之前,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并不重视,导致工程造价预算流于形式,得出的造价预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相差甚远,造价预算中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工程施工所有环节,导致一部分造价没有被涵盖在内,在实际成本管控环节也放松警惕,最终工程结算发现,实际成本消耗远超成本预算,公司经营利润减少,甚至亏本,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2.3缺乏完善的成本考核机制,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
针对成本控制,目前相关建设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成本考核和管理体系,成本管控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在项目成本管控中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及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成本控制工作主观性强,管理成效不如人意。
3绿色建筑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对策
3.1制定合理造价预算成本方案
在实践工作当中施工单位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成本控制机制。通过明确预算成本方案内容,整合绿色建筑工程要求,让成本预算管控方案与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更加贴合。比如,基于施工进度实时更新预算成本管控,根据工程开展要求定期修改工程预算成本管控方案,基于比对工程实际成本支出与造价预算情况科学评估成本预算管控方案。通过建立明确的标准和要求来不断实现对造价成本预算主体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进而推进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工作的高效开展。
3.2做好经济评价工作
新型的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不仅体现在使用的功能性方面,更多的是从设计和施工阶段,就有节能减排的特点,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物,保护环境避免造成粉尘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通过工程造价干预,从而判断新能源和新材料所需要的成本,做好经济评价工作,从而进行产出比和回报率的科学计算。
3.3突出管理人员的领导地位
现阶段,在绿色建筑工程之中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融合趋势愈发鲜明,而为了有效推进二者融合并提升作业质量,在实践中需要突出管理人员的领导地位,使其具备把控全局的能力和权限。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作业理念和作业水平都将深刻影响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水平,所以建筑单位不仅要对管理人员的作业能力进行培养,更需要对其作业内容进行进一步明确,为提高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成效奠定基础。比如,依靠进修学习、实践锻炼、名师辅导等方式培养预算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实践作业环节,居于头脑地位的成本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将作业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强化绿色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质量,以便于实现更为优质的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在此环节,管理人员应基于工程实际需求和预算成本控制目标作业,采购性价比最高的绿色建筑材料。比如,开展资质审核与市场调研,检查产品的推荐证书和准用证书。同时,为避免浪费在采购前应做好数量判断和参数调研工作。比如,组织采购人员、预算成本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进行交流研讨,明确各类型绿色材料的参数要求和用量需求,以避免过度支出成本,增加不必要的预算。若需对某种材料进行二次采购,则必须确保新购产品质量与原有材料保持一致才可准许入场。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强化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管控。为避免因保存不当、应用效率不高或运输损毁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和质量降低,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对材料管控的重视。
3.4强化风险管控,有效控制风险成本
绿色建筑项目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中,施工单位要结合项目成本管理情况、合约管理抽查整改情况和预算管理检查整改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对经营效益不佳和后续潜在经营风险较大的项目分别给予“红色”和“黄色”预警。要善于从机构建设、管理模式、考核体系3方面对省公交建集团“控成本”战略进行详细把握,明确问题所在。绿色建筑项目施工单位要以实现“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双降、经济效益与管理效能双升、外部拓展与内部挖潜双提高”为目标,重点从经营市场拓展、项目前期策划、实施过程管理和考核奖惩评价4方面入手,紧盯差距,真抓实干,切实解决经营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力保障单位整体经营任务顺利完成。
此外,相关施工单位要真正做到统一思想认识,全力降本增效。“控成本”是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施工单位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施工单位要在成本管控中帮助相关工作人员重塑价值观念,建立大体系,提高管理融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关注过程中细节的把控。要注重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控制力与创造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遇到问题及时处理。要督促工作人员真实清晰地反馈数据,通过数据反馈各单位的真实管理水平,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要引导工作人员扎实做好商务本职工作与管理动作,管控主体并做好商务管理工作。要加强结算力度,加大经济措施,促进结算的时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有效地开展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先明确该项工作的特征,而后再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在实践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突出管理人员的领导地位,增强施工单位的管控能力和并制定合理的造价预算成本方案,以促进造价预算与成本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春香.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要点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7(12):114-116.
[2]邹珊珊.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55.
[3]龚清萍.关于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