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及改进方法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7期   作者:王亚康
[导读]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重视生物学习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重视生物学习。生物是属于自然学科的一个分支,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在高中教学中使学生将自身的发展与生物相互结合,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主动的探索和思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但是生物教师也要充分地认识到现阶段实验教学的困境,从而制定有效的改进对策,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模式共同地投身到实验探索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相互配合和团结协作,有效完善学生的学习思想,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困境
        引言
        新课改大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从实验方法到实验材料,从实验模式到实验组织,都亟待创新和改进,只有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契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才能形成有效实验,提升实验教学的助学效果。教师要在实验方法、步骤、组织、调度、模式、材料、训练、评价等不同环节展开创新实践尝试,以探索出更多实验教学的新路径,为学生带来学习动力,全面塑造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1多开展探究型实验课
        教材中除了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外,可开展的探究性实验比较多。比如,教师在教学必修一时可以开展酵母菌呼吸作用使液滴移动的探究实验;教学必修二时可以开展果蝇的遗传实验;教学必修三时可以探究培养瓶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选修中可以开展葡萄酒的制作。学生可以在这些探究型实验中夯实自己的基础,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式也会有自己的见解。此外,实验课除了穿插在日常教学中,如显微镜观察、血型鉴定、模型制作及过程模拟等,还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如上述提到的葡萄酒的制作可以在高二上学期结束后利用暑假以综合实践的形式进行。
        2开辟生物实验教学的第二课堂,为高中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在之前传统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里面完成的,学生更多的是在死记硬背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很少体会到参与生物实验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致就变得越来越低了。伴随着全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要意识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并不需要完全拘泥在实验室或课堂里面,很多与实验相关的教学都可以在课外开展,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学生一起开辟生物实验教学的第二课堂。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寻找合适的契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公园等区域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和开辟生物课第二课堂,加大对实验教学的创新力度,让学生获得全新的体验和感受。第二课堂除了承担与第一课堂相衔接、巩固专业知识的任务外,同时还承载着第一课堂难以实现的任务,即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外对生物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等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聪明来自他的手指头。”生物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实验环境,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完成生物实验。例如,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实验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公园,让他们在公园里面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小生物,并带回学校做成生物标本,让学生有亲自参与实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尽量多动手和多实践。
        3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教育部门应当进一步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考察,通过操作考察能够进一步促进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例如,在教学“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这节实验时,教师可让学生带几片菠菜叶来学校,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考虑一下,如果不小心加入了过量的二氧化硅绿叶颜色会有怎样的变化?”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学生会发现在研磨菠菜时加入二氧化硅能够确保研磨更加充分,能够破坏细胞结构。由此可见,如果学生不亲自进行实践操作,就无法认识到实验室中的二氧化硅是细粉末,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要改善传统的生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以及操作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评价,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热情。相比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此种实验操作模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操作中存在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并能根据教师的点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探索。教师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引导与帮助。思维导图属于创造性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通过应用颜色和形状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发散学生的右脑思维。思维导图主要是围绕核心主题进行想象,其外围产生不同分支,再向外扩展,就像是人脑的放射性思维。由此可见,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与想象能力,使其找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并做到融会贯通。
        4创新实验训练和评价
        生物实验训练需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师在具体布设时,需要有创新意识,要针对学生的生活实践基础,对生物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处理,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环境中展开生物实验,这样势必能够形成丰富的学习契机。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科学评价,为生物实验提供更多激发动力。生物实验训练呼唤创新,教师在设计实验训练时,不妨鼓励学生展开更多的创新实践尝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认知能力。生物实验训练和评价属于两个层次的内容,教师在对实验训练进行布设时,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在对学生实验表现进行评价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如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实验训练任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但物质具有跨膜运输的功能,如何用实验的方式加以验证呢?请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跨膜运输实验,并对实验操作程序和操作结果进行分析,归结出实验认知系统。学生拿到这个实验训练任务后,都能够主动展开学习思考,并自发进行学习讨论。教师巡视全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在不断修正实验计划的同时,能够顺利构建学习认知体系。经过一番准备,学生都能够制订严谨的实验计划。为确保学生实验操作顺利展开,教师对学生实验计划进行了重点评估。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实验设计任务,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机会,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训练设计是有较高契合度的,学生的训练思维成功启动,课堂训练气氛浓厚,训练效果值得期待。
        结语
        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和提高高中生对生物课程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生物实验教学意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生物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要想尽办法创新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先琴.小组协作方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8(11):170.
        [2]周传江,董静,李筝,等.大学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衔接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本科生为例[J].河南水产,2018(6):34-36.
        [3]刘宗巨.浅议高中生物实验材料本地化选择对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8(73):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