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习作教学整合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陈景
[导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许多文化精华至今仍在传承与弘扬。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许多文化精华至今仍在传承与弘扬。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之中,语文课程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通过对小学生语文思维与语文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时刻谨记中华民族的伟大,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自豪感。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此让学生在习作之中心怀国家,并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兴趣
        在我国改革开发与现代化社会建设之中,世界各国越来越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愿意通过各种途径主动接触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以此与国家交流日益频繁,在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输入。为了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此在语文写作内容中整合与融入大量的传统文化素材,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小学生学习习作问题
        1学生思维模式单一,词汇匮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体系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当然也是当下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教学难点,很多小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无法在习作之中更好地积累大量词汇,也难以开发多元化思维进行思想升华,造成了许多习作内容与主题不能够完美贴合。本身小学生自身性格与年龄因素,造成了小学生在现有的年纪不会具备太多的知识储备,也很难发挥多元化思维进行习作内容与结构的科学化设定。所以,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关注应试标准,使得习作教学在一个固化思维之中限制了学生多元化发展,让学生不能够随意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了习作基础不够合理。
        2观察思考能力及习作技巧欠缺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语言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学习作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内容通过文字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提升习作内容的人性化特点。但是,在小学生实际写作之中常常会遇到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小学生往往自身观察能力不足,很多时候会被限制在学校与家里进行学习,很少会选择外出游玩,这无疑增加了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难度,也是的学生无法在外面世界中收获大量写作素材,造成了学生思维不够创新。
        第二,小学生往往在习作造句方面理解能力不足,无法形成一个具有深度的习作会话,本身习作内容质量也得不到提升,使得学生习作水平达不到预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习作教学整合
        1综合实践,激发习作兴趣
        本身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很难固定在课堂之中长时间内进行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有效增强学生习作能力,并能够有效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便可通过构建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习作兴趣的激发,并懂得如何在课外活动中结合传统文化内容,来帮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以此做到先体验、后习作的目标,让学生在积累大量体验感想以后,能够最大化释放学生写作欲望,以此更好地在习作之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提升习作水平与质量。
        比如,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教师可有效组织“秋韵”主题活动,当然,组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诵读关于秋天的古诗词,然后带领孩子们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有的孩子看到满山的枫叶不禁吟诵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回到课堂,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及时总结、指导,提供活动时的精彩图片,孩子们结合参加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感受,轻松自如地把活动的过程写下来。这样“落地”式的习作练习,无疑给学生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老师在教学中创设读书氛围,有目的的指导课外阅读。班级设立图书角.开放阅览室,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随时阅读,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滋养心灵。
        其次引入一些名入小故事、美德名言、儿歌童谣等相关内容的阅读,能使学生在美德中感悟,在传统中熏陶。
        最后借助琴、棋、书、画.中国戏剧、中华武术、古代建筑.以及剪纸、风筝、刺绣、泥塑、木偶、皮影、雕刻、陶瓷等民间艺术,让学生在阅读中欣赏民间艺术,在感悟中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通过长期、认真地阅读,学生会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积累宝贵的习作素材。在习作中做到有话可说,水到渠成,文思泉涌。
        总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基础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懂得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引入传统文化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更好地表达学生的心中所想,增强小学生习作质量和水平,并能够弘扬与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此提升习作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慎华清.作文教学应渗透传统文化【J】.读写算(教研版),2014(19):393.
        【2】周芹尧.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1,2013(21):2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