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当中,实验教学占据极大的比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为确保科学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需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实践学习特征的分析,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实践操作欲望,通过巧妙设计实验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引领学生突破实验阻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本文将着重就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方法
引言
小学科学学科主要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由于小学生的科学意识还比较薄弱,科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验是小学科学中重要的内容,是进行科学教学的主要载体,想要实现对学生科学教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就需要教师重视科学课堂实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教学策略的探究,从而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目的。
一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常见问题
(一)对科学学科重视度不够
在小学教育中,还普遍存在对科学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的情况,很多教师主要还是对语文、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比较重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也是以这些课程为先,这就导致对科学学科教学的忽视。而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中,由于对其不够重视,对学科的建设也存在不足,学科教学资源、实验设施和实验环境等都比较缺乏,这导致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学习中也是将精力放在主要学科上,并没有过多关注科学知识学习,只是满足考试要求。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其内容知识往往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且还涉及很多的实验内容,本来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长期以来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在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还是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并没有对知识进行探索、对问题进行分析。另外,即使一些教师在课堂实施实验教学,但是由于教学条件的不足,往往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实验活动。
二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实验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直观化和动态化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对一些平常不能够实现的实验内容进行体现。比如:在进行“白天和黑夜”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将教材内的相关知识进行直观性呈现,“太阳钟的变化”“昼夜的交替”“月亮的变化”和“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等,都可以通过宏观的角度通过视频来向学生进行表现。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对这种宏观表现是观察不到的,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处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来对课本知识进行直观的感受,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演示实验,突破科学学习重点
现代科技的迭代产生了诸多宝贵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已经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推进开展带来了动力和活力。信息技术无疑就是科技迅猛发展时代一个非常伟大的产物,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可以对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进行直观展现,能够满足学生观察和探索的要求,让科学实验活动更加有趣和精彩。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不少的实验操作是不能有效利用实践操作方式完成的,又或者是实验空间有限,不能够满足各项实验条件,此时就可以运用到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用其进行实验的直观演示,突破实验教学当中的难题。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时,在实验小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否是在自转?地球是如何自转的?教师不必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是为学生展示地球运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和总结的方法获得答案,认识到地球处在不断自转的过程中,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样的演示实验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兴趣,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热情被调动起来。
(三)鼓励学生主动尝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科学课程是比较枯燥的。如果想让枯燥的科学课程生动起来,就必须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必须对学生们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增加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对实验多尝试多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实验带来的乐趣,鼓舞学生科学尝试的信心。同时,我们在设计学生的课堂实验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实验的主角。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开展操作实践。例如:在讲授《放大镜》这节内容时,我们结合放大镜、火柴、纸片等教具,让课堂学生分组操作实验,分别通过放大镜聚光到火柴头和纸片上,并且看哪个组能够率先点燃火柴、烧糊纸片。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之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并且学生们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巧用生活材料,进行实验活动实践
在小学科学课堂实验的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往往都是比较易于理解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来对知识进行探究和验证,教师就可以对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材料进行应用,来为实验活动的开展提供充分的支持。比如:在进行“光的行进”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光的行进进行观察,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个透明的水杯和一个红外线灯,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水杯进行照射,这样红外线就能够在水中留下一条穿行的直线,进而再让学生进行动手实验,让他们改变红外线的方向和角度,看其行进的线路是否会发生改变,从而来对光的直线行进进行验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堂实验的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一定要重视科学课堂实验教学,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玉学,邱晓静.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62+65.
[2]王健华.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J].名师在线,2018(22):47-48.
[3]冯岑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实验探究指导方法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1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