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式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版式设计的载体和形式愈发多元化,其教学方法也正在不断发生变革。本文以人民美术出版社所谈及的版式设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版式设计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在整体视觉设计体系中体现美术设计的美学特点,将美的内涵融入但视觉元素的编排设计中。
关键词:版式设计;教学;设计原则
引言:传统版式设计教学开展最初依靠的媒介是纸,书籍、杂志、报刊都是版式设计的主要载体。新媒体时代下版式设计发生变革,所采用的媒介类型更加丰富,但海报设计的重要地位并没有被动摇。我校面向初一初二年级开展版式设计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了版式设计在文字、图形、色彩、排版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一、内容主次分明的原则
排版是一个版式设计质量好坏最直观的体现,一般来说在版面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是主要内容,其他被放在次要位置的内容属于第二视觉流程。为突出设计作品的鲜明主题、发挥诱导作用,需要将最能直观反映主题的内容放在突出位置,在进行布局设计时保证版面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使得照片、文字、图形和花纹的大小、形式、位置、轻重都得以最合理的体现,这种分明性可以利用色彩的跳跃和过度实现,用次要内容烘托出主体形象,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这需要设计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设计中心区进行规划和构建,以文字和色彩做指导,勾勒出符合审美规范的视觉流程体系。
例如学校会在每年开展“理财节”活动,让学生进行专门的海报设计,对文字、图形、色彩、排版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其中一些学生在设计时受到让·卡吕的设计风格影响较大,喜欢仿照受立体主义绘画风格,在设计时构图方式较为简洁,但字体样式和象形元素的应用显得明快活泼,充分将现代感与学生创作的高昂热情结合在一起。也有学生采用四平八稳的设计方式,在新意上表现并不突出,往往对重点的突出也不够,长时间观看时会使人感觉视觉疲劳,与前者相比,老师们对这种设计方式的喜爱程度并不高。
二、信息传达清晰准确的原则
传递信息是海报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有限的版面向读者传递准确的信息,实现高效率沟通是版面设计教学的重要需求。只有对设计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采用高度集中的版面信息表现方式,体现单纯简洁的设计意识,读者才能更加轻松的接受到准确设计信息。
由于读物的受众较广,不同读物会对图形和文字表达表示不同理解,只有采用清晰易懂的版式设计方案,明确体现重点内容,才能发挥版式设计传递信息的作用。关于海报设计平面大师卡山大提出三个观点,首先海报应具有观赏性,其次要传达准确的视觉信息,最后要吸引观者的视线并与其产生联系。
三、设计风格明确的原则
每一种版式设计都属于特定的风格分类,设计风格鲜明的海报往往具有更高的可观赏性。现阶段我国普遍认为版式设计存在感性设计和理性设计两种风格,前者对色彩和构图的作用效果更好,后者在信息输出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实际上根据不同设计内容应该对风格进行合理选择,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用跳跃性的表现形式塑造活泼热情、幽默风趣的设计风格,也可以追求形式上的简洁大方、严谨规则,在文字运用上多使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设计风格的形成不仅体现了海报的创作主题,也体现着设计者的实践认知,高质量的设计作品体现着设计者的高超能力。
四、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
版式设计的形式应该根据创作内容进行设计,充分体现特点的情景和情感需求,准确选择合适的形式风格。形式并不是简单的图形组合,它对内容进行补充和优化,是对内容进行再创造的体现。设计创意的表达不能仅仅依靠文字,更多的是通过形式对作品主题进行直观反映,视觉知识与直觉反应的融合体现了设计创意的构建。在设计时充分利用色彩与图形的优化组合,将平面中的各组成要素进行融合,把握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设计的层次感,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建立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使设计形成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从某种角度开始图片与文字都属于平面图形,在进行图文组合时需要把握二者间的组合规律,将文字视为具有特殊形状的整体,从这一角度将其与图片进行组合,在二者相对关系变化的过程中发现更丰富的组合样式。从总体来看,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需要构建一种和谐状态,这种和谐体现在各构成要素之间。
结束语:版式设计是艺术的体现,因而其设计过程中不存在绝对的可用规范,只要能体现美就是高质量的版式。因而版式设计的教学不应拘泥于特定的框架,其中所体现的设计原则更多是为实际设计提供指导。但版式设计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它需要遵循美学原则,体现设计逻辑。在版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从文字、图形、色彩、排版等方面带个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设计,把握设计理念,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舒玉洁.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相对原则教学法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02):353.
[2]傅小品.版式设计教学中的编排原则与图式逻辑[J].美术大观,2015(0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