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学生的识字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传统的识字教学有些枯燥,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找寻出适合学生能够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段 识字教学 有效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界定
1.研究的背景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长的文字之一,也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在华夏文明传承的岁月积淀中,汉字的传播以及沟通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的文明发展,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古至今,学生在进入到校园学习之时,汉字的教学都是重点,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讲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因此,汉字的教学,识字的教学一直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随着学者专家们的不断探索,汉字的讲授方式,已不再局限于反复、机械式的读读写写,更多的趋于趣味性、多样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在义务教育低段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题目的界定
新课标将小学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段被称作低学段,指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因此,本研究中所提及的小学低段皆是指六年制小学中的第一学段即1-2年级。
什么是识字?张田若, 陈良璜, 李卫民在《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中提出“识字就是统一地掌握字的形音义”。
《辞海》对教学的解释是:“教学即学校工作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是学校进行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综上所述,我将识字教学定义为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识记汉字,即掌握汉字形、音、义。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因此,在本课题研究之时,就将主动探索、积极发现作为学生识字的努力方向。
2.现实意义
小学低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拓展。本课题的探究,在界定有效识字策略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趣的、多样性的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识字意愿的形成,有利于引导学生产生主动探索汉字的兴趣。
3.创新意义
本文在以前教师研究的基础上创新识字方法,解决孩子识记生字的枯燥,采用多元识字教学,如:字理、部件、对比、组词等,享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希望通过这个研究,能够让孩子学会多样的识字方法。拓宽识字渠道,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动探索者,顺利完成所需求的识字目标。
2.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课内识字和课外识字两个方面
课内识字:
(1)主动探究,规律识字
汉字数量多、形体繁,但汉字构形是有规律的,我们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发现了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2)与直观面对面
生活场景是一位好老师,我们讲授生字时候,充分利用了生活场景,通过实物,引导学生将生字与生活场景联系起来,通过实物识记生字。
(3)与想像牵手,为生字编故事
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幻想、编故事,我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识记生字时,加入想象,通过编字谜、讲故事的方法识记生字。
(4)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以趣味性为主,在识字时,我们引入了大量的游戏,如:摘苹果、放飞蒲公英、青蛙过河等多种游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识记生字。
(5)将识字和阅读相结合
在激发孩子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将阅读与识字相结合,通过阅读,在阅读中主动识记生字,并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将字音、字形对自己感官的不断刺激,使得学生在提高识字兴趣的同时,还提高了识字效率,达到识字的最终目的。
课外识字:
识字教学不能只限于课堂,还要适应课外的发展。
(1)动手制作“语文小报”
低年级学生对于手工非常热衷,动手制作热情高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每个单元制作“语文小报”,引导学生在发展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识记了生字。
(2)在生活环境中识字
我们引导孩子留心生活场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识记的生字,可以通过分享给家长或者分享给同学的方法,使得学生的识字兴趣得到了提高。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主要进行了课内识字和课外识字,将生活融入课堂。成果如下:
经验性成果:
1.研究实施后,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汉字分类、部件识字、对比识字等多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谢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到了汉字的字理特征,引导汉字的字理帮助孩子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并引导孩子主动探索汉字识字方法的规律;魏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利用音频、视频、图片、展示台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引导孩子主动识字。
2.将识字和阅读相结合。识字就像沃土中的种子,阅读就是这种子在发芽、开花、结果,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之中不再为了识字而识字,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便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如读一些歌谣、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3.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了提高。识字教学不能只限于课堂,更要适应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如动手制作的“语文小报”,并在生活环境中识字,调动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家长重视。通过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我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识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分享给了家长,使得家长在家里的辅导工作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
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识字教学是教学永恒的话题,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实践、反思、总结,多与同行交流,优化识字教学过程,使学生快乐识字,牢牢识记。
参考文献
[1]李辛莉.如何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中开展生活化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61.
[2]张婉苏.浅谈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20(09):27-29.
[3]郑丽丽.浅议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13):75.
[3]郑丽丽.浅议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