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重度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何峰
[导读] 送教上门是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享受公平教育的举措,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送教上门是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享受公平教育的举措,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送教上门工作中,入户送教是工作的核心内容,“送什么”是决定送教效果的关键。精准评估、科学送教,提高送教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是“送好教”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送教上门;残障儿童;对策
        农村送教上门策略的开展。主要考虑到了农村环境的特殊性,从农村教学环境和学生的情况方面入手,从而就借助于送教上门策略应用,保证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于山区小学送教上门策略的应用,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人手,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为农村重度残障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教学条件。通过加强送教上门策略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重度残障儿童学习及发展需要,为儿童的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送教上门概述
        送教上门是指由送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计划,从而保证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一过程中,送教上门策略的开展及应用,要注重对送教对象做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个别化教学计划,推进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送教上门的目标得以实现。一般来说,送教上门主要针对于重度残疾或是一些无法到学校课堂上课的学生进行上门教育。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送教上门策略的应用,要注重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送教上门策略做好针对性选择,以确保送教上门工作的效果及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南针,可以标示出学生未来长、短期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影响和决定送教课程的设定与教学实施。一份完整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送教学生个人背景资料;送教学生家庭状况;送教学生能力现况和需求;送教学生的需求界定和解决方案;送教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教育服务;送教学生需要的服务和支持策略;情绪和行为问题针对送教学生的介入方案;教育目标等。如果送教学生;上述情况有变动,要随时更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要由家长共同参与,征询家长意见,重视送教对象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大处着眼,全面了解,从小处着手,涵盖送教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
        教师送教中,要尽量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进行操作,锻炼提高学生生活适应的技能,让他们自己动手,搭积木、捡豆子、系扣子、穿衣服、拿筷子、端碗、举杯,自己能做的不依靠别人,不能做的教师辅助下去完成,切实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领会自食其力的意识,由于他们的认知缺陷,许多抽象理性的东西不作硬性要求,而是让他们学习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在送教过程中,尽量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教育内容。
        比如重视疗愈。艺术的疗愈作用,已被心理界认同,在送教上门的心理辅导中,我们有意将绘画、音乐学习内容作为常态训练内容,效果较好。案例:送教对象A同学,下肢残疾,上肢无力,只有左手能勉强握住筷子:视力低下,可视范围一米之内:语言表达基本清楚,脸部肌肉无力,常流涎水:听力正常,喜欢音乐,爱好唱歌:拒绝与陌生人交流。针对A的情况,我们制定了“扬长”康复计划,利用李栋喜好音乐的特长对他进行康复治疗。让他在音乐互动和交流中展现自我,同时促进他和教师之间情感的交流。材料准备:小乐器(小鼓等)、录音机、下载有音乐歌曲的U盘等。
        ①送教教师与A同学谈话,介绍本次训练内容。

(A同学的表现:不理不睬)②心理咨询师介入,进行心理辅导,送教教师配合引导。(A同学勉强同意配合,教师及时鼓励)③放音乐,A同学挑选喜欢的歌曲。④尊重A同学意见,送教教师用小鼓打节拍,清唱李栋同学挑选的歌曲。⑤要求A同学跟唱两遍。(A同学的表现不好意思,不配合)将手指放在嘴里咬。心理咨询师再次介入,送教教师配合引导。之后同意跟唱,声音很小,教师及时鼓励。⑥按照之前制定的“扬长”康复计划,坚持执行。
        3多样的送教形式筹备
        首先,集中送教为主。送交人员可以选取居住地集中的某个家庭、社区场所或资源教室作为集中送教点。其次,分散送教为辅。对不能参与集中送教的残疾儿童,可采取以“一对一”或“二对一”的形式,组织送教教师入户,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再次,发挥网络优势。对不方便教师进人家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童,可以适时通过电话、微信互动等,开展远程课程资源辅导,实时指导康复训练。信息时代,仅凭一本书一张嘴已经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了,为了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创新送教方式利用便携式数字化综合康复平台,进行认知训练: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微信平台,发送视频:建立博客,推送康复知识。通过这些平台,利用互联网,增加孩子们的视野范围,以期达到智力增长之目的,提高他们对送教的期待,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4注重家校合作
        在推进山区小学送教上门工作有效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推进家校合作,注重发挥家庭和学校的合力,使送教上门工作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过程中,使家长能够和教师形成有效的配合,减少送教上门的阻力。同时,通过开展家校合作,使家长参与到送教上门工作当中,并使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地合作,以发挥家庭教育的工作及作用。结合山区小学生的家庭情况来看,虽然家长的素质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小学教育工作发展,依旧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家长在送教上门中,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利用空闲时间对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从而加强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提升送教上门的效果及质量。此外,发挥家校合作的合力作用。使家长对孩子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为小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之,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该享受到的权利。送教上门活动的开展可以切实保障农村地区重度残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能够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所以说农村地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优质的送教上门服务是一项伟大而平凡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宇.藏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实践案例分析及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20(09):9-12.
       
        [2]黄孝文.农村残疾少年儿童送教上门实施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18.
       
        [3]石润泽,兰继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中的心理服务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20,42(02):6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