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逐渐远离了一部分人的视线,而好读书的人也日渐稀疏,而这一形势令人担忧。本文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开卷有益的好处;二是如何做一个有魅力的教书匠,并希望“书”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开卷有益 陶治 魅力 教书匠 采撷
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理论之学使人庄重;修辞与逻辑使人善辩【1】。”这正好和我们古训“开卷有益”不谋而合。读一本好书,如获美食佳酿,令人回味无穷,如若一生好书,则会做永久的“精神贵族”一生富有且会满载“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与“帘卷西风”的涵养与魅力。
一﹑书是知识的源头,书是传播人类文化的圣火,书也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三国时期的吕蒙就证明了这一点,吕蒙从小就没机会读书,后来身经百战,升为郎中,有一回吴王孙权对他说“你现在都掌权管事了,要好好学习,求得进步啊。”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进步好快,以至于与鲁肃再见面时,鲁肃感概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已不是当年在吴下的吕蒙了【2】。”可见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爱读书,长见识”这也是儿时耳畔常被唠叨的一句话,记得上初中时,在不经意中见到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开始并没有多少兴致,可是后来如获珍宝,爱不释手,甚至带到课桌底下“偷读”,那勇敢的鲁滨逊,那可爱的星期五,那死里求生的欲望情节吸引了我,不无时无刻让自己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正是它让我在高中艰辛的苦学中有了力量,有了航标,让我不再孤单和彷徨,如今,作为一名普通的教书匠的我,仍然用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的学生们。之后,读书的兴趣便是一发不可收拾,《漂亮朋友》《红与黑》《平凡的世界》《骆驼祥子》《狂人日记》等成了我的盘中餐食中肉,我尽量挤出时间去读,宿舍同学都叫我“书呆子”,但自己却乐在其中,尤其《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里面的情节和人物是那样的真实,在陕北那个贫困的农村,主人公因贫困而未能上高中,五年后与自己曾相爱的女孩重逢时的尴尬与无赖,怎能不让人揪心难过?而此时想想自己,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再后来读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和四大喜剧,尤其是李尔王的不幸,让我再一次感收到了父母的辛劳与不易,以及如何为人之子,明白了“百善孝为先”真谛。
ニ.做一个有魅力的“教书匠”,一个被学生爱戴和尊敬的引路人。
“魅力”并非“美丽”,“魅力”存于心,而“美丽”形于外。
教书匠的魅力在于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人会敬而近之,尊而行之,孔子,陶行知就是榜样,据说马克思读书获益甚多,他写《资本论》时就读完了一千余册的自藏书,还到大英博物馆看了三间房子的书,从此他成了“魅力”的所有者,正所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如今作为教书匠的我们为何不挤时间去读书,给自己充电呢?却还常找一些客观理由,“没时间,工作太忙”等言辞去拒绝它呢?自古以来,人欲用方才欲济世,务必读书,只有饱览群书方可成人之才,有一个小故事说,在宋朝,有一本书叫《太平总类》,这书很厚,内容很丰富,宋朝的皇帝宋太祖,很喜欢这本书,他还要一年内看完,可是太医们觉得皇上要处理国家大事,还要看这么厚的书,太辛苦了,可宋太宗说“我很喜欢书,多看书是有益的,并不是让人劳累的事【3】。”宋太宗读了《太平总类》后,知识渊博了,国家打理得更加好了,太医们从此也努力的读书了,由此可见读书并非难事,苦事,而且益于一生,益于社稷。记得在2010年,我的一名学生骞梦寒在百度中有多篇文言散文问世,曾与我交流时说自己的文言文爱好源于我的教导和指引,在曾经的课堂上说我快成“古人”了,也许这是他的内心之言,当时我心中暗自涟漪,也许是我对古典诗词颇于喜好的原因所致吧。当然书读多了,知识的融合也就紧密了,我是学文学的,但对历史也情有独钟,在课堂上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眼球被我紧紧抓住,课堂效率极高,在我在每届学生中我都会听到同一个声音“给我们再上节语文课吗”此刻我的心中倍感自豪。
三﹑做一个风雅有情趣的“教书匠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风雅之士也,而书是人类精神的营养品,可让我们的意志坚强,品行高尚,言语得当,成为有涵养的风雅之土,读《论语》我们懂得要“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雅行。“我自横刀问天笑去留肝胆满昆仓”的谭嗣同大唱“荷利国家生死以,岂国福祸避鼓之”的爱国热情激起了朵朵浪花,激起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而读《在人间》《巴黎圣母院》《三国演义》《狂人日记》了高尔基童年的不幸遭遇而为他悲伤,领略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为他赞叹不已,触摸到了阿Q麻木不仁让我扼腕叹息.......与他们同欢乐共悲苦,还有李向的豪放,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文天祥的英雄豪气,让我荡气回肠,神清气爽,他们就是一座座美丽的大花园,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等着我去观赏去采撷,可见,书是我们的精神花园,读书不仅丰富我们的情感,而且让我们成为一个又风趣高雅之人,淘治了我们的情操,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
参考文献
【1】出自《世界名人名言录》
【2】出自《孙权劝学》
【3】出自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
------------------------------------------------------------------------------------------